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天可汗 > 第六卷 佩声归到凤池头 第四十五章 练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卷 佩声归到凤池头 第四十五章 练习

  天可汗

李妍儿急忙站直了身子,让薛崇训把瓷盘子放到头顶上。片刻之后,孙氏便走了进来,把钥匙递给薛崇训,转头瞪了李妍儿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偷懒……也不注意自己的身份,像孩童一般玩那些小把戏作甚?”


薛崇训听到后半句,好像是暗中教训自己的,他只得无奈地笑了笑,拿钥匙去取东西。


李妍儿嘟起嘴争辩道﹕“人家明明不想偷懒,就怪郎君说要活动一下肩背。”


薛崇训愕然回头道﹕“妍儿真经不起诈,大人又没生三只眼,如何能确定咱们有没有小动作?你可倒好,不打自招了。”


李妍儿一急,忽然那盘子就滑了下来,这下薛崇训在柜子那边鞭长莫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掉落在地“当”地一声摔成了白瓷片。“啊……”一声娇呼,李妍儿可怜兮兮地看着孙氏哀求道﹕“这是意外。”


孙氏冷着脸不理睬,叫人再拿了个盘子。


“呜呜呜……”


传来李妍儿郁闷的哀鸣,薛崇训取到了东西,已顾不上和她们玩笑了,向孙氏告辞便径直走了出去。


他一边走,一边翻开王昌龄几天前写的文章,现在才顾得上看。上面列举了三条建议﹕其一,称作“名”,今上册立太子无法反对,只有加强与皇后


的联盟,名正言顺地平衡宫廷皇权;其二,称作“势”,尽早建立“亲王国”官邸的影响,并整合太平公主旧党,在京师形成一定的形势;其二,称作“积”,发展薛家在河东的根基,可以让亲王国的背景更加深厚。


薛崇训一面看一面犹自点头,对王昌龄的建议很是认同。心说这个诗人的人生道路发生转变,也许在诗词上的成就达不到原有的高度,但时间花在了谋略上也许在政治上会发展得更好。


第一条和高皇后联盟倒是旧话重提,王昌龄只不过是归纳总结一下而已;第二条就有一点先见之明了,有些事儿其实很平常,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提早清醒意识到的;第三条对薛崇训来说最有价值,因为他近段时间都没想河东老家的事儿,特别是自己那一个爹妈生的亲兄弟被贬回河东之后一直没派上用场。那里是自己的家乡,根基所在,确实应该重视,就如飞虎团的底子就是河东武人,家乡的势力不仅能稳固根基,更能提供可信的人才和声望。


薛崇训一面想一面上了他那辆松木马车,把王昌龄的公文仔细放进里袋,然后才临时去瞧平叛之事各种应该注意的细则。


这时候他有种考前找笔记资料突击的错觉,不过也关系不大,到时候在朝里也是可以翻资料回答的,相当于“开卷考试”,只需要浏览几遍那些问题大概在什幺位置,心里有个数,临时好找。


他的仪仗队行至大明宫,守门的大概检查了一下,他连车都不用下,直接乘车进宫。先要去参加一个小朝会,因为正月十六的召见常例都比较早。


大朝是逢十逢五才开,但朝廷有个不成文的习惯,一般正月十六各衙门开印办公了,大伙都要在御前聚一下。这种御前召见一般是说政务,通常是宰相和有实权大臣参与,亲王也没资格的,不过今年是例外,薛崇训刚打了大仗回来,军费战果战俘等等都要算算的,自然要他亲自参加。


马车一路往北走,要路过含元殿、宣政殿两处巨大的建筑群,目的地是紫宸殿。这里称为内朝,一般受皇帝特别重视的重臣才有资格到这里面圣,然后紫宸殿的左右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所以重臣和以上那些衙门的掌权者,称为入阁,才可以叫作“阁老……”显然薛崇训这样的皇亲,就算贵为亲王也不能被叫作阁老。


走到地儿,薛崇训从车上一下来,就感觉到温暖的阳光照在脸上,东边的朝阳刚刚升起,把周围古朴大气而宽不见边的宫廷建筑照上了一层光辉,让它们显得更加宏伟,犹若仙宫一般。


面前这座紫宸殿,以前太平公主经常在那里召见大臣……如今地方还没变,不过见的人却变了。薛崇训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独自向台阶上走去,横照的朝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倒显得有些形单影只。到这里来的朝臣没几个,自然是不会出现含元殿大朝时的那般热闹景象。


石阶上下的侍卫身披盔甲叉着腿大模大样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神情呆滞,他们仿佛就不是活人,只是一些雕像或是景物一般的东西。


薛崇训坐马车进到紫宸殿的,自然比其他人快,皇帝皇后也一般最后才到,他进去估计还得坐着等会儿。


进了主殿,果见宽敞的大殿上没多少人,不过这室内设计得很合理,空间本来很大却并不觉得空旷……大概因为空旷会显得冷清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