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天可汗 > 第八卷 铙歌列骑吹飒沓引王侯 第四十六章 便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卷 铙歌列骑吹飒沓引王侯 第四十六章 便宜

  天可汗

杨我支道﹕“儿臣定然竭尽所能。”


默啜又道﹕“要粮食和盔甲,咱们要打铁勒最需要这两样东西!”


外交的事儿又交给了杨我支,这个人通晓唐朝,是不二的人选。默啜同时给予唐使承诺﹕只要议和成功,得到第一批好处后就返回草原遣散jūn_duì ,放弃对唐朝边境各地的威胁。


……


薛崇训显然是早就打定主意要议和,战役刚一结束就先派出使者过去找默啜谈判,然后才带领jūn_duì 去西城修整。


他也没办法,张说想尽办法才调动了三万jūn_duì 及一批军械粮草北上,别说兵不够,就是这安北镇所在的几万人继续打下去军需消耗也是个大问题。此时大唐的实力不是不强,关键是周围有很多地方需要布防和备战,运输和战争准备所消耗的国力也比游牧民族大得多。


但他认为唐朝真要进入战争状态,战争潜力还很大,能量完全没有挖掘出来。不过他不敢对国内施压,会影响统治的稳定。毕竟这时候的外部压力并不大,没有哪股势力能达到威胁帝国存亡的地步,不要命地发动战争根本没必要。


薛崇训的jūn_duì 进入西城的时候,只见有好几处城墙都塌了,城池附近有许多尸体,军民正忙着挖坑和搬运尸首,一片悲惨的景象。


张五郎等大将见此情形,或许想起薛崇训还要送物资给突厥人的事儿,几个人便唉声叹气很失落的样子。


骑在马上的薛崇训便回头问道﹕“叹什幺气?”


大家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张五郎便答道﹕“没什幺,只是见西城伤亡很大感到痛心。”


薛崇训道﹕“河套地区本就是水草肥美之地,游牧民族都想要的地方,现在这里却驻扎着我们的部队,在各朝各代比起来算好的了……有些朝代丧权失地,屠杀辄以百万千万计,人就是这样的有啥办法?世上没有太多完美尽如人意的事。”


“薛郎所言极是。”张五郎道,“等休养一些时候缓过气儿来,咱们还会找突厥人还回来的吧?”


“嗯。”薛崇训淡淡地说道,“天下哪有白给便宜?”


众将闻罢脸色稍好。


jūn_duì 旗帜鲜明队列整齐,以此进入城门后,薛崇训发现城中虽然看起来破坏严重狼藉不堪,但是稍稍留心会发现军民都没有闲逛的,全部都在做事,有的挖坑有的抬人有的清理道路,还有人在修墙巩固城防。真是井然有序啊,如果不是有人告诉人们各自该干什幺,不得慌慌张张乱作一团?


过得一会儿,只见一队人马从废墟中走了过来,前头的人都穿长袍,红的青的白的都有,看来是文官。他们来到薛崇训的仪仗前便下马拱手见礼,喊着拜见晋王。


薛崇训也停了下来,说道﹕“你们在万难之中守住了西城,不仅有军功,更保护了西城数万军民的身家性命,功劳甚大,吾心甚慰。稍后我定问清事情来龙去脉,将你们各自的事迹书写成表上奏朝廷,按律论功封赏。”


“我等尽份内之责,不敢邀功。”大伙口上谦虚地说着,不过心里应该会很乐呵,事迹直接报到御前和政事堂,铁定是要升官发财的。


这时一个穿红袍的老头说道﹕“我是长史,战时军政之令虽以长史名义发的,但我实在不敢受头功,否则心有不安。此事功劳最大者,当属李公子,我想西城的诸公对此是有共识的。”


长史口中的李公子应该就是薛崇训听说的那个太宗的曾孙李适之吧?薛崇训心里这幺想,当下便问道﹕“李公子何在?”


过得一会就见一个身穿白毡的翩翩少年郎从后面走上来,刚刚执礼,忽然就闻得王昌龄正色道﹕“面见晋王,竟携带兵器!”


薛崇训听罢看了一眼少年郎的腰间果然佩戴着一柄长剑。


这时长史帮腔道﹕“李公子乃宗室,此时又在大道之旁佩剑有何不可?”


薛崇训忙找台阶下,一副大度的样子﹕“何须计较小节?”


李适之受了薛崇训的幕僚呼喝,却表现得非常谦逊,一点争锋相对的意思都没有,干脆地解下佩剑双手递给旁路的飞虎团侍卫,“面见表兄,本该执礼恭敬才对,是我一时疏忽了,请表兄责罚。”


薛崇训心头一算,李适之是太宗的曾孙,自己的母亲是太宗的孙女,他和李适之倒真算得上是表兄弟。


他便笑道﹕“不错,不错,果然是高祖血脉。我返京后在陛下面前说说你的事儿,到时候让你在京里谋个差事,也省得亲戚疏远了。”


李适之忙拜道﹕“多谢表兄提拔。”


“走。”薛崇训轻轻踢了一下马腹,带着一大群人继续往北而去,越过了西城的一帮官吏,他脸上的笑意很快就消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