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宋时行 > 第254章 高太尉(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4章 高太尉(二)

  宋时行

telexh ,最快更新宋时行最新章节!


“母妃,你听说过宗汝霖吗?”


就在玉尹和陈东等人在家中讨论未来的时候,赵谌也回到了东寝阁,正好奇的询问。


太子妃朱琏正在做女红,听闻赵谌问话,顿时一怔。


“宗汝霖是谁?”


“我今日在丰乐楼,听小乙和十九叔提起此人。


感觉着小乙在言语中对宗汝霖极为推崇,好像颇有本事。我便想着,既然这人有本事,何不把他找来重用?父王不时常在为身边没有可用之人长吁短叹,岂不正好?”


赵谌虽年幼,却并非不懂事。


事实上,赵谌虽仅八岁,却毕竟生长于皇宫之中。


父亲赵桓每每为手下无人可用而长吁短叹的模样,他可是记忆深刻。


朱琏好奇问道:“那宗汝霖又是何人?”


“听小乙说,宗汝霖名叫宗泽,是元佑六年同进士出身,而今除巴州通判之职。”


“巴州通判?”


[][] 朱琏秀眉一蹙,露出沉思之色。


通判这个官职并不算太大,所以朱琏也很少留意。


乍闻巴州通判,朱琏不免有些轻视。这满朝文武之中,能人何其多,何必要招揽一个小小的巴州通判。可又一想,既然是赵谌提出,也说明了他拳拳孝心。若这般置之不理,只怕会冷了赵谌的心……朱琏想了想,当下便道:“既然如此,待会儿便与你父亲知,看能否把这个宗泽从巴州调出来……你父亲听了,定会很高兴。”


赵谌顿时兴奋起来,觉得颇有光彩。


与朱琏又说了会儿话,赵谌便觉得困了。


于是向朱琏道别,回房歇息。又过了一会儿,太子赵桓一脸困倦之色,从屋外走进来。


去岁十月,赵桓接手南衙,除开封府尹。


不过到年初时,便转为兵部尚书。开封府尹这一职务,在宣和六年调动频繁。从燕瑛到赵桓,一年间更换了四人。不过总体而言,于大局无碍。赵桓而今坐镇兵部,也算是一个实权太子。自女真人发兵以来,枢密院与兵部便在紧张的运转。


赵桓说不上英明,却也还算勤勉。


每日一早出门,到深夜才还家,总显得非常疲惫。


朱琏忙迎上前去,让女使们退下,亲自为赵桓更换了衣裳鞋袜,而后又让人端来一碗参汤。


“怎地,前方局势不好?”


朱琏轻轻为赵桓揉着肩膀,低声问道。


赵桓疲乏道:“却不甚好……燕山知府蔡靖上疏,数次催请郭药师出兵应战,拒敌于燕山之外。可郭药师却推三阻四,迟迟不肯发兵。相反,这郭药师一而再,再而三向蔡靖讨要军饷辎重,令蔡靖也极为头疼。这不,他上疏弹劾,请换郭药师。”


“这怎么可以,临阵换帅,岂不是兵家大忌?”


赵桓闻听,顿时笑了。


“怎地你也知兵吗?”


朱琏脸一红,轻声道:“妾身不过是胡乱说罢了……前些日子听闻虏贼发兵,见太子每日为军务操劳,便想要学些兵法,为太子分忧。只是妾身愚钝,看了许久却无甚收获。”


赵桓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好转许多。


他笑着摇头道:“爱妻何必妄自菲薄,能知这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确属不易……其实我何尝不知如此。只是郭药师如今态度不明,和蔡靖之间分歧,也越来越大。


虽说此前童贯曾打探虚实,言郭药师可以相信,但我总不太放心。


换此人,必令军心涣散,……他手下那常胜军多以他郭药师马首是瞻,若冒然换将,又没个合适的人选,还真不一定能稳住局面。此前有人向我推荐河北宣抚司都统制王禀,可童贯却不愿意放人。与官家说较,官家也是站在童贯老儿一边……”


朱琏闻听,却眸光一闪。


她犹豫了一下后道:“方才妾身听皇儿提及一人,说是颇有本事。”


“呃?”


“太子可听过,宗泽其人?”


“宗泽?”


“皇儿说,此人是元佑六年的同进士出身,而今除巴州通判之职。据说此人颇有本事,但妾身却不甚了解。太子不妨打探一下,若此人可用,倒也不可以一试。”


历史上,宗泽得以重用,是在赵桓登基之后,得御史大夫陈过庭推荐,才得以从巴州返还东京。而今,却提前了两个月……玉尹并不知道,他那随口一说,却使得赵谌记在了心上。赵桓本兴致勃勃,可是听闻宗泽是个巴州通判,便少了兴趣。


不过,既然是赵谌推荐,又经过朱琏之口,赵桓也不好无视。


当下一笑,道:“若此人真有本事,便把他调回东京……这样吧,明日我便问一问,着人把他从巴州调回。皇儿长大了,已经知道为我分忧,实在是令人欣慰。”


朱琏,也是满脸笑意。


时间悄然流逝,眼见就要中秋。


玉尹回开封,已近二十天,整日里无所事事。


徽宗皇帝尚未决定,要废除应奉局。但从朝中传来的消息看,此事已成定论。应奉局被罢黜不可避免,不过估计要等到中秋过后才会发出旨意。玉尹也知道,不能继续等下去了……若真个等到旨意发出,他便是再想出路,恐怕就有些晚了……


于是,与高尧卿联系之后,在八月十三日的时候,玉尹带着礼物,来到了高俅家中。


这也是玉尹第一次登太尉府大门。


虽说和高尧卿已相识许久,但却一直没有机会拜见高俅。


对高俅,玉尹颇有些好奇。


水浒传里,高俅是一个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不学无术,只知道溜须拍马的小人,奸臣。


当时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王进,被他赶出东京,另一位枪棒教头林冲,则被他逼上梁山。除此之外,水泊梁山众好汉,也被他害死不少……虽说重生之后,才知道那不过是小说家的演绎,真实的高俅最多是个不学无术之人,却并未做过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只是内心里,始终对高俅存着几分排斥,不肯登太尉府大门。


当玉尹来到太尉府门外的时候,发现高尧卿已经等候多时。


他连忙上前唱了个肥喏,“衙内怎在此等候,小乙生受不起啊。”


“小乙休得呱噪,你道是我想迎你,确是父亲所差……且随我前来,家父已侯你多时。”


玉尹忙把礼物奉上,然后和高尧卿一并走进太尉府。


说起太尉府,玉尹印象最深刻的,恐怕还是那‘白虎节堂,。林冲误闯白虎堂的故事,实在是太过记忆深刻。所以进了太尉府之后,玉尹便忍不住问道:“衙内,那白虎节堂在何处?”


白虎节堂,为军机重地。


高尧卿愣了一下,用手朝右一指,“白虎节堂便在那边,小乙何故有此问?”


“只是好奇!”


“哈,有甚好奇处……若你想看,改日我便带你前去。”


玉尹闻听,却连连摆手。


我吃饱了撑了,才要去你那白虎节堂!


两人一边说笑着,顺着长廊便进了太尉府后宅。有绕过几个院子,在后宅一僻静小院外,停下了脚步。


高尧卿用手一指前方,“家父就在前面佛堂里等候,你自去便是。”


“你不陪我一起去吗?”


“家父说,只见你一人……”


玉尹这心里,顿时忐忑起来,可既然来了,也不好不去。


于是沿着小路往前走,穿过一片松林之后,便看到在太尉府一隅,矗立一座不大的佛堂。


这佛堂的位置,极其偏僻,而且有松林遮掩,若不仔细找,还真不好发现。


不过想想也是,徽宗皇帝信奉道教,而高俅恰好是徽宗皇帝近臣。若被徽宗皇帝知道他信佛,恐怕早就失了重新。佛堂四周,颇为清静,玉尹迈步走到佛堂门口,探手敲了敲房门,边听从里面传来一个沙哑而又低沉的声音:“便进来吧。”


玉尹心里面一沉,一咬牙,推开房门,迈步走进了佛堂。


只见佛堂中,供奉一尊佛像,不过玉尹却看不出,那是何方神佛。佛龛前,一位老者盘坐蒲席上。他一身便装,相貌清秀,颌下长髯,又透出几分威严庄重之气。


见玉尹进来,老者笑了。


“小乙,坐吧。”


这就是高俅吗?


与前生电视里所见的那种奸臣模样全然不同,却更像是一个邻家大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