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将血 > 第六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四百四十六章关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四百四十六章关城

  将血

. .


“你,你,还有你留下,其他人等都滚蛋。”


随着大吼声,刘昌以及其他两人立即被左右看守的秦军兵士赶出队伍,剩下的人才在惶恐间被押了下去。


那个叫彭岚山的大汉将三个人聚在一起,声音忽高忽低,唾沫横飞,直说了有半个时辰。


直到他做了个下切的手势,打住话头,刘昌几个人已经面色青白,在大汉满是煞气的目光注视下,却是那个别驾带着哭腔大叫了一声,“将军,将军,小人愿意。。。。。。愿意为贵军效力。。。。。。”


另外一个衣服早已经看不出颜色,也不是个官阶的汉子稍一犹豫,也是叫道小人也愿往。。。。。。。”


刘昌在心里大骂了几句贪生怕死的龟,但嘴上却也不甘人后,毕竟这脑袋得先保住才成,却是比两人多说了一句出来,“小人愿意跟随将军去诈寨,但。。。。。。。。但将军得先放了我手下那些。。。。。。。”


眼前这个身体强横,在刘昌看来连眉毛梢儿都带着杀气的大汉却是满不在乎的来了一句,“都带上,不死的就跟着我吧,也就你的手下还有些男人气,以后跟着咱吃香的喝辣的,保证比他们之前过的好。。。。。。。。”


说到这里,却是恶狠狠加了一句,“别给我想别的,到了时候。谁要是打着通风报信地主意,老子也许活不了,但你们的脑袋也得先搬上一次家。”


三个人不敢如何,都是连连点头。。。。。。。。


。。。。。。。。。。。。。。。。。。。。。。


“李大人怎的在这里躲清闲?”


帐帘一掀,随着笑声,吴宁已经带着风声大步走了进来,随手将头盔摘下递给身后的亲随卫士。摆手让他们退下,接着麻利的解开披风。卸下甲胄,往大帐正中的桌案上一扔,对着李严蓄笑眯眯的问道。


李严蓄这时却是裹地像个粽子,身前放了个火盆,火苗腾腾,烧的正旺,不过身子还是抖地厉害。他这时也唯有苦笑以对,站起身来想向这位主帅大人施礼,却被对方一把扶住。


“行了,你们这些从京里出来的就是开不起玩笑话,早就跟你说了,咱们都是行伍出身,闹这个虚礼没意思。。。。。。赶紧坐下,这风寒染上了。就得老实歇着,要说蜀中这天气是不饶人,他娘的照我看,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能见到一个大晴天儿的,军中有多少人病倒?要不是咱们准备的妥当,不定没打到成都。就全得躺下。”和之前在众将面前沉静自若,一言一行都带着威风不同,这时候的吴宁却才露出些行伍本色。


此时李严蓄却是笑的比哭地还难看,还有些羡慕的瞅了瞅吴宁宽厚的身板儿,抽了抽鼻涕,瓮声瓮气的道娘的,咱们两个要是一起站出去,现在准没人说咱两岁数差不多,瞅瞅我这一头的白发,我这身子骨儿照着你这个大帅也差的远了。这些天也没脸出去见人。样?栈道修好了吗不跳字。


两个人都直来直去,却透着一股子亲近劲儿。要说李严蓄在兵部这些年,和同门下平章事杨感自然不会对付了,吴家和杨家有姻亲在,算起来,吴宁还得叫上杨感一声舅爷,本应与李严蓄疏离些的。


但李严蓄经过这次大起大落,却是看透了许多地事情,来到军前之后,并不与军中将领多作接触,对于军务之事也少有议论,催办粮草,以及和后方官吏打交道等事却是不遗余力,事事皆为大军着想,有这样一个监军在,身为主帅的吴宁却是也收起了之前的轻慢之心,事无巨细,就算李严蓄多次说出主帅决定就好的话,也要在他面前详细解释一番。


这般下来,两个性情相异,经历官职都大不相同,之前更是只闻对方之名,没见过一面的人却是渐渐都去了提防之心,说起话来也便恣意了许多。


“快了,估计也有个三四天就成,不过却给了蜀军准备的,赵方此人到是了得,好像打定了坚守地主意,有了这些时日,旁处蜀军准备再周全,也是守不住的,唯有剑门,剑阁险峻,天下之雄关莫出剑门关之右,又有赵方亲自坐镇,却是强攻不得的。”


说起话来,李严蓄到是觉着寒意渐去,脑子中的昏沉感觉也少了许多,这时却是笑道大帅何必瞒我,蜀军大势已去,自古以来,大军到剑阁而空手而还者,鲜矣,大帅恐怕心中早有定计才是,快快说来,以作咱的祛病良药。”


吴宁哈哈大笑,重重的拍了李严蓄一巴掌,却是拍的对方身子一晃,赶紧上前扶住,“就听人说,兵部有一只老狐狸,向有滑不留手之称的,这回听说要来军前监军,我这里可是担足了心事,没想到却是你这样一个妙人,好,好。。。。。。。。”


连道了好几个好字,才又正容道要说真正打起来,赵方虽有蜀中名将之称,但咱们这一路上打到这里,蜀中军将们的本事也都清楚,土鸡瓦犬罢了,所以说啊,赵方的本事也未必能强到哪里去,不过是蜀中无有大将之才,于是才将这人显了出来罢了。。。。。。。”


这一刻,李严蓄才真正地觉察出了这位大帅地自负和骄傲,之前的种种做派恐怕都是做给麾下将校们看地,李严蓄在心中也微微暗叹了一声,果然,能统领万军者,又会没有一点异于常人的性情?


吴宁如今袭地是安平郡公。整整比他父亲低了一大截,当年他父亲吴玠有拓土之功,又正逢大秦剧变之时,这才有此殊遇,不然别说是异姓之人,便是那些开国功臣之中,也没一个封王的。


吴氏一门荣耀至此。也算得上是堪堪到了人臣之顶峰,到了吴宁这一代。如无转机,必定是要走下坡路的了,但是机会就这么来了,伐一国之功就明明白白的摆在了眼前,可想而知,之前这位大帅谨慎再谨慎的举止,不派大军走罗川小道。而是宁可耗费时日,修复栈道,军中诸事皆是亲力亲为等等等等,这里面是憋着一股劲儿啊。。。。。。。。。


不提李严蓄心中感慨,却听吴宁继续道困守剑门,其实就能看出赵方此人不过是中平之智,手下又无能战之劲旅,如此。大势已然在我。


听说蜀中君臣并不和睦,君庸臣堕,赵方临危受命,若不是朝廷予我时日不多,这时退兵十里,估计用不了多久。后蜀君臣就能自毁长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