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吃亏】
“六帅对裁军又是什么态度?”周赫煊问道。
冯庸解释说:“如果裁军方案公允合理,六子是愿意配合裁军的。当然,为了防范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东北军的几大精锐部队必须保留。”
“公允合理?”周赫煊摇头苦笑,“恐怕很难哦。”
冯庸叹息道:“可东北的财政更难,已经养不起那么多兵了。就算中央不裁军,估计六子自己也会裁撤一部分。”
搞军事,就跟搞教育一样,没钱寸步难行。
李石曾搞教育弄得人人反对,最大的原因就是没钱。而地方军阀如果没钱,那就不是闹游行那么简单,稍不注意就要滋生兵变。
张作霖两次入关争天下,不仅把华北打得稀巴烂,东北的财政也被战事拖垮。特别是北伐战争期间,张作霖不仅要养东北军,还要给直鲁联军和孙传芳的部队提供支援,军事开支数以亿计。
张学良年纪轻轻就继承东北军总司令,说起来风光,可他接手的却是个烂摊子。
周赫煊说:“现在东北最要紧的,就是做好两件事。第一,严防日本人;第二,恢复民生财政。”
冯庸感叹道:“王永江还活着就好了,有他在,东北诸事可高枕无忧。”
张作霖有底气入关争霸,就因为背后站着个王永江。
当初东北治安混乱,土匪出身的大帅们嚣张跋扈,是做警察厅长的王永江成功治理乱相。东北财政崩溃,也是做财政厅长的王永江扭转局面,不但还清了政府债务,而且还实现财政盈余。
王永江在东北公债、兴工业,创办东北大学。为了丈量土地,增加田赋收入,王永江连杀14人,风气为之一清。
可以说,正是王永江的强内政能力,才有了财政富余、安定有序的东三省。
然而……
张作霖的野心摧毁了这一切,王永江数年的努力,都成为张作霖扩军的资本。然后在奉军第一次入关时,毁灭殆尽,东北财政再次出现巨额亏空。
王永江呕心沥血又奋斗一年,东北财政再次扭亏为盈。结果张作霖不听劝阻第二次入关,导致东北物价飞涨、货币贬值。
王永江气得左眼失明、心脏出血,一怒之下辞官不干了,1927年底病逝于金州。
失去王永江的东北,犹如无法进食的壮汉,正在日渐营养不良中。
听冯庸提起王永江,周赫煊也不禁感叹。
那位老先生属于民国时代的级内政人才,而且为官清廉、毫无私心,同时又杀伐果断,敢于得罪权贵,并进退有度,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堪称王佐之才。
当初张作霖搞东北联省自治,王永江统管三省政务。他上任前就提出要求,东北的官员任命问题,张作霖不得插手。结果王永江提拔起一大批实干官员,张作霖死后东北不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永江当初的选贤任能。
可惜啊,可惜,这人死得太早了。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累死的,被张作霖的胡搞乱搞气死的。
周赫煊想到未来的九一八事变,郑重告诫道:“五哥,你要转告六帅,不管生什么,千万不能动兵打内战。”
冯庸笑道:“东北都易帜了,当然不可能再打内战。”
“这次的编遣会议,就是内战征兆啊!”周赫煊急道。
冯庸闻言一愣,表情凝重地说:“不会吧,难道常凯申敢跟全中国的地方势力开战?”
“他要削藩,你说各省军阀会是什么反应?”周赫煊反问道。
“削藩倒不至于,全国裁军方案,大家可以坐拢来一起谈嘛。”冯庸非常乐观地说。
周赫煊问:“如果谈不拢呢?”
冯庸道:“那就保持现状,大不了地方的军费开支,不用再找中央拨款。”
周赫煊道:“地方常备jūn_duì ,自然不需要中央拨款。但各地的警备军呢?如果连警备军的军饷都不走中央,那这个中央政府还叫中央政府吗?这跟藩镇割据有何区别?常凯申为了自己、以及南京政府的威望,是绝对不能容许这种现象存在的。中央想要集权,地方想要自保,这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
“万事可以谈啊。”冯庸说。
好吧,冯庸的观点跟阎锡山差不多,都认为可以坐下来商量,犯不着动兵戈。
可惜他们把常凯申想得太软弱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