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覆汉 > 第二十一章 秋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 秋风

  覆汉

最后,居然一个按捺不住,竟然直接将手里的狍子肋骨给狠狠的砸到了地上:


“臧蛮子欺人太甚”


“少君”


“司马,到底出了何事”


韩当也好,程普也罢,还有周边的其他护兵,其实都应该算是公孙珣自己的私人亲信,看到这一幕自然要赶紧起身询问。


“臧旻还是死活不愿意给我们分拨兵力,我这次催的急了,他竟然送了两百多陪隶过来糊弄我马匹更是一个皆无”公孙珣摔着手里的信纸,简直气急败坏。“不就是当日伯圭大兄在袁绍门前骂了他儿子一句吗,至于这么小心眼吗”


众人闻言也是怒容满面。


其实,公孙珣这还真是冤枉了人家使匈奴中郎将臧旻臧伯清了,甚至他自己本人可能也知道这一点,只不过怒气太盛,偏偏又无可奈何,这才给人家泼脏水罢了。


话说,从接到任命赶赴雁门这里,时间已经足足过去三个多月了,但是公孙珣的这个所谓别部却俨然一副光杆司马的味道,不然也不会闲的蛋疼跑到白登山这里打猎了,而且还一打就是好几天。


至于问题嘛,很直接也很无奈。


首先不是驻地的问题,朝廷明显给了刘宽面子,大笔一挥就让公孙珣的这个别部屯驻到了平城城外后世大同附近,也就是大同盆地的最北端,这里东接幽州西部要冲高柳,身后是并州核心区域,无论如何都还称得上是交通便利的,也算不上是苦寒。


当然也不是兵甲的问题,大汉朝的铁器是官方统一管理,冶炼规模不用多说,军械监管和配送也非常严格。所以公孙珣很早就接收到了按照满编来算的铁甲、兵器、弓矢、甲片、矛头、牛筋……等各种各样的成品、半成品军械。而且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东西源源不断的沿着大同盆地或者从东面的高柳送过来。


就目前而言,真正的问题出在兵员和马匹这两个大头上面。


按照公文上的编制批示,公孙珣这个别部应该下辖有一个骑兵曲、一个步兵曲,外加一屯的材官,也就是半曲弓弩兵了。


而照理说,这些编制应该是使匈奴中郎将臧旻分拨出来才对。


但是想想就知道了,具体到落实的时候,臧旻直属的五个营兵力,十几个部,哪个兵头子舍得把自己麾下的精锐分出来臧旻的话也不顶用啊而且再说了,使匈奴中郎将这个职务本身就和高柳那边的护乌桓校尉一样,都是属于常设但不永久性存在的职务,这个时间点,更是有为了打仗而临时调配的味道……既然大战指不定哪天就要搞起,那就更没人愿意舍得把自己的精锐兵马给分出来了。


甚至公道一点来讲,出塞虽然需要胡骑襄助,但作为指挥者的汉军统帅,无论是使匈奴中郎将还是胡乌桓校尉,如果手上没有足够的精锐汉军压阵,真能指挥得动这些匈奴人和乌桓人


所以,即便是出于公心,臧旻也不想分兵马给公孙珣……说白了,虽然都是下属,可谁让你是别部呢后者真急眼了,也就是分了两屯陪隶来应付罢了。


这里顺便多说一句,所谓陪隶,指的是犯了罪的人被充军作为军奴一般的存在,一般是当敢死队或者是做杂役工作的,地位非常低下。


而至于马匹,其实除了臧旻麾下个军头的私心外,还有并州当地经济基础过于薄弱的缘由。


话说,并州和幽州的边郡都会收到内地郡国发来的钱粮支援,也就是所谓的中央财政支持了。但是幽州那里守着辽河平原跟河北平原,本身造血能力还是不赖的,两两相加,日子基本上过得下去。


可并州这里就不行了,这里太穷,人口也少……举例而言,雁门郡已经是并州三个核心大郡之一了另外两个是上党和太原,可整个雁门郡十几座城,竟然只有十二万在册的人口,甚至比不上隔壁幽州最穷的郡


至于说三大郡之外的云中、定襄、西河、朔方、五原之类的,那根本就是整个大汉朝最穷最苦的地方甚至只能用驻军点来维持统治


而如此一来的话,并州的jūn_duì 基本上只能靠中央财政来养活,也就难怪臧旻那里愈发不舍得分钱给公孙珣买马,或者说直接给他分拨一曲骑兵的战马了……


总之,用臧中郎将发给公孙司马公文上的话来说,国事艰难,大家要相互理解才对。


然而,理解归理解,站在公孙珣的角度来说,谁也不能拦着他在这里破口大骂


“陪隶是否能勉强得用”韩当蹙眉问道。“挑选一下,总能把那个材官屯给凑出来吧”


“陪隶也太过了些。”程普也是眉头紧皱。“不是说这些人没有勇力,而是说他们个个都无战心,朝廷更不会给陪隶来分拨军饷、器械……”


“那到底该如何”韩当也紧张了起来。“没有马,也没有兵,我们岂不是空架子那臧中郎将就不怕朝廷怪罪”


“他让我在雁门郡就地征兵”好不容易缓过气来的公孙珣冷笑道。“说是等我征到一些兵员,届时冬季的钱粮也到了,就再与我从匈奴人那里整些许马匹来了……反正他的意思就是慢慢来,两三年总是能凑齐编制的”


“要不……写信与刘公试试”韩当忍不住提了个建议。


“这种小事都要请当朝太尉出面,就算是事情办成了,人家也会笑话的。”公孙珣连连摇头。“你要说下狠心弹劾一个两千石,倒还差不多……”


“可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呢”程普为难的问道。“总不能真耗上一两年才把人员、马匹给凑齐吧届时莫要说立功,怕是要战场都上不去的。”


“两三百匹马倒也不是很难。”公孙珣咬咬牙道。“在产马地不过是两三百万钱罢了。我写信给母亲,请她出钱在上谷、代郡那里替我买马,到时候咱们直接就能去旁边高柳接收……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员且不说雁门这里人口稀少,征兵困难,就说新兵和老兵是一回事吗”


韩当、程普齐齐默然。


“走吧”思索再三,公孙珣忽的端起旁边的一个穿耳陶罐,狠狠灌了几口热汤,却是一抹嘴边短短的须髯,忽然招呼其余众人动身。


“少君,这是要回平城吗”韩当一边将马缰递过来一边赶忙问道。


“不,去阴馆雁门郡治。”公孙珣接过马缰,翻身上马。“咱们去找雁门太守打秋风去”


“初,太祖年二十,以别部司马屯平城,尝出猎白登山,获白鹿而归。”旧燕书.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纪


ps:还有新书群684558115,大家有兴趣可以加一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