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鉴宝狂少 > 第327章 钧窑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7章 钧窑碗

  鉴宝狂少

一个”隐”一个”显”,道出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内在本质。


从石器时代东方人便对玉石内蕴的无穷魅力深深吸引,拓展了东方人领悟自然奥秘宽度与厚度。


可是直到如今,西方人仍然认为只有闪闪发光的东西才有价值。


对自然环境的细微观察,并在瓷器上把它们表现出来,是钧瓷的核心技术所在。


这种表现艺术的高度让人惊叹,并一直是贯穿北宋和南宋宫廷制瓷的主流技术。


瓷器纹理从北宋的”隐”到南宋的”显”,以至官窑,哥窑纹理的表面形式对元代瓷艺产生了直接影响。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


传统钧瓷瑰丽多姿,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


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


钧窑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50c-1380c之间,延承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审美,器形饱满玲珑。


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钧窑瓷有多珍贵,从民间对钧窑的评价就能完美的体现出来。


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不挂红,一世受穷”等等。


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最直观的评价就是”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历史上赞美钧瓷的诗句数不胜数。


比如乾隆爷的《赏钧红》。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李铎的《咏钧瓷》。


”洪炉幅透原泥身,釉色斑斓数宝钧。极品信从窑变得,成功一件价无伦。”


这些钧瓷专用的赞美诗词数不胜数,足见人们对钧瓷有多喜爱了。


钧窑瓷器以红色为佳,紫色为贵。


而陆飞咪西的这只碗就是极为难得少见的绛紫色钧瓷小碗。


这件钧窑小碗口径九公分,口沿内收,有紫色斑点,这就是所谓的钧紫,系红釉和蓝釉相融合而产生,这是因为制作时在蓝色的釉上涂了一层铜红的缘故。


钧釉中存有大量的气泡,这使钧窑釉中红、白、蓝、紫多种色彩互相混合,产生出许多绚丽多彩的流纹,这就是窑变现象。


在蓝、紫、白的背景色上有蓝白相错、紫红交织、红蓝相融,使得钧窑的釉色显得特别神秘莫测和高雅多姿。


整体器型完美至极毫无瑕疵,而且自然包浆厚实的不像话,想来是天天使用的物件儿。


北宋的瓷器,能传承到现在丝毫无损,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别的不说,这只小碗要是放出去,价值绝对不会低于自己的汝窑奉华款玉壶春瓶,甚至还要高出几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