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易鼎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旨意(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七十七章 旨意(上)

  易鼎

大成宏武元年


皇宫,现在终于名赢其实。


书房内,登基为帝的王弘毅,和往常一样,身着便服,坐在书案后,手里正持起一卷新起草大成律,一页页的阅看着。


成立新朝,按着惯例,这律要改换一番。


王弘毅看的极认真,当放下书卷时,发现眼前的杯盏里,茶已凉了,这不是下面伺候的不用心,事实上有规矩,在皇帝阅读政事时,内侍不许随意上前,这有着窥探国政的嫌疑。


“来人。”略说着一声,立数有人快步进来,在面前恭敬站立。


“再梭一盏茶来。”王弘毅说着。


内侍应了声,下去只是一分钟,就有着一个侍女,用双手捧着一个盘子上来,端上了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王弘毅接过,若有所忍端详着这一只青色茶杯,宫女走前一步,把原本茶杯接过来,蹑着脚退了出去。


王弘毅喝了一口热茶,嘘了口气。


显得有火宽阔的书房内,温度很高,靠墙燃冇烧着的火盆,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声音不大,只因房间安静,听的非常清晰。


王弘毅双腿微微有些酸涨,向后一倾,背靠在椅羊上,一个少女见了,立煎上前给王弘毅捶了捶腿。


王弘毅见她年纪还小,手劲尚有不足,说着:“不用捶了,让人去备舆吧,朕一会要用。”


前段时日忙碌,这几日有些疲倦,王弘毅揉揉眉心,看着少女快步出去,心中却有些事情,还在介怀着。


登基大典已过,大成王朝鼻代大燕王朝,不过北方强敌虎视眈眈,南方又有着些不稳因素,不可能因登基而疏忽。


当然,现在还有一件事,就是,“明正典刑”。


十三司奉旨而动,快信传遥,在各省作起了准备,并且得到的情报,也让他难以释怀,有些寺庙还是暗暗行动,枚意与皇权对抗,这自然是取死之道。


想到这里,王弘毅目光又落到文案上大成律上。


登基大典后,王朝上下官员忙碌起来了冫


第二日下诏,大赦天下,大罪减小,小罪化无,王土之上,莫不欢欣鼓舞。


第三日再诏,令内阁和刑部修正律令、礼仪、雅乐,当然,这是一个长期任务,能在宏武十年完成就算了不起了。


第四日诏,修正内宫制度,宦官制度


“宦官和女官止于五品,不得兼朝廷文武衔,不得预外事,预者斩…………太监总官是内常侍,正五品,掌印太监正六品…………,


“……皇太后、皇后……,四正妃,众妃,贵姬、贵人…………,


第五日诏,三月开恩科。


这些都是这几天的工作,特别是大成律,是新起草的律,与楚国律区别不大,只有几条做了小小改动,毕竟治一诸侯国,与治理天下,终究还是不同,在没有成熟前,不必改动。


而关键却是气运


王弘毅凝视着自巳顶上的云气,只见一鼎悬在空中,外表看上去并没有太大,但实际上却大了许多,洪流一样的白红之气,继续进入鼎中,转化成气运,却似乎没车多少增长,十分之一都不到。


看这样子,半年能积蓄出开战的气运,就差不多了。


不过,要作的事,还是必须作。


王弘毅眼神有凝,看着一份旨意,这是诛杀的明旨。


圣旨全长三尺,宽一尺,用的是金黄冇色绢丝,两边执手之中,是两条对称的飞龙,中间有“奉而枚命”四字阴文篆书。


上面已经有字,王弘毅看了上去,只见一股紫气在宇中流转。


王弘毅拿起圣旨看了看,取出玉玺,染了朱泥,双手扶住玉玺,对着圣旨中间,双手按了下去。


当王弘毅抬起玉玺,圣旨上顿时就凝聚出一条条律令,和虚空中无数的律令锁链相连,几乎同时,鼎中气运又少了一丝,波动了一下冫


“陛下,舆备好了。”这时,一个内侍低眉顺眼的走了进来,在王弘毅的面前说着。


因登基后,宫中又多了一些人,一些原本位低的内侍,得以提拔上来。


原本蜀王宫的老人,都基本上获得了官身,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弘毅登基过后,他身边的人自是水涨船高得了些实惠。


被人服侍着披上外袍向外走去,两手间握着的是个小暖炉,造型甚是精致,平日里甚至可做把玩之物。


步出外殿殿门,一阵冷风吹过,虽到了初春时节,可等着天气暖和下来,却还是要有段时日呢!


龙舆已备好,十几个甲兵站立左右。


王弘毅步下石阶时,早有人上前小心翼翼的服侍着他上了龙舆。


“陛下,可是去后宫?”内侍小心翼翼问着。


“恩。”王弘毅想到自己心里惦记着的事情,吩咐说:“去德秀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