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清王朝的覆灭 > 第一百四十六回 公韧染病总结经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六回 公韧染病总结经验

  清王朝的覆灭

公韧听了心里着急,急忙问:“怎么没通知我。”唐青盈说:“孙先生说你身体不好,让你在这里再歇一阵子。”


公韧说:“你们要是向着我,就让我也去镇南关炮台,只要到了战场上,我的病一下子就好了。你看我在战场上什么时候得过病?你看这几个月,什么事儿也没有,病就找上门来了。这几个月光顾了闹病了,也弄不清镇南关是怎么拿下的,你先给我说说,我也不闷得慌。”


唐青盈就给公韧谈起了镇南关的事:“镇南关炮台地势非常险要,是清政府专门对付越南法军的。在镇南关附近有一个村子叫那模村,为当地游勇占领。那里有三个头目,叫黄明堂、何五、李辉坚。清军多次派兵围剿那里,兵少了,打不过他们,兵多了,他们又一打就躲,所以清军始终没能剿灭他们。孙先生就发展他们加入了同盟会,这就有了一支熟悉镇南关的突击力量。


驻扎在这一带的清军,原来是广西提督苏元春的旧部。1903年两广总督岑春煊与苏元春有矛盾,借故革了他的职,把他的旧部划拨给陆荣廷统带,合编为荣字营。其中一部分官兵对清政府不满,经过革命党的活动,苏元春的旧部管带梁蓝泉,刘永福的旧部梁亚珠,由王和顺、黄明堂介绍加入了同盟会。这样,清军内部又有我们的力量了。


镇南关有三个炮台,镇北、镇中、镇南,而这3个炮台上的哨官是李福南,姚子安,他们大多是梁蓝泉,梁亚珠的旧部。孙先生就派梁蓝泉、梁亚珠活动。李福南加入了同盟会,所部官兵都愿意跟着起义。姚子安态度不明朗,但他的部下同革命党有联系。李福南、姚子安的长官黄福廷,经过关仁甫、李佑卿的联系,也愿意响应起义。这样,镇南关炮台基本上都是咱们的人了。


孙先生已发给了守台的官兵每人20元到40元,作为起义的准备金。今天,黄明堂他们占领了炮台,明天,孙先生亲自到炮台上指挥作战,计划会合十万大山,钦州等处军民,袭取南宁,建立军政府,然后进攻桂林、梧州,再进入湖南、江西和广东。”


公韧听了十分振奋,觉得身上的病一点儿也没有了,高兴地说:“我这时候不跟着孙中山上镇南关,等孙先生到了南宁,我上哪里找你们去。亏你还一口一个公韧哥,一口一个公韧哥,你哪里还替你公韧哥着想?”


唐青盈小嘴一撇,委屈得眼圈有些发红,说:“你不是身体不好吗,我是怕你再犯病。我辛辛苦苦伺候了你好几个月,没想到这么不落好,你有能耐,找你那个西品姐姐伺候你啊!”


一说起了西品,又勾起了公韧心中的愁肠,半天没言语。难受了好半天,公韧说:“等打下了南宁,我一定回广州,找到西品,想办法把西品救出来。我就不信,治不好西品的病,我就不信,不能让西品过上正常人的好日子。”


1907年12月3日凌晨,孙中山、黄兴、胡汉民,还有日本人池亨吉,法国退伍炮兵上尉狄卡,一行30多人,沿着黄明堂他们走过的路,向镇南关炮台进发。


这里哪是人走的路啊,到处是耸峙的峰峦,险峻的崖壁,满山的毛竹和不知名的杂树,葱茏、苍翠,一丛连着一丛,一片接着一片,盖地遮天,密不通风,从这个山麓一直拥到那个山麓。他们只能沿着前面轻微踩倒的野草,沿着黄明堂他们砍出的路标,才能分辨出前进的道路。


又爬过了几个山头,前面又有一道深谷,两个断崖之间有三四丈宽,中间临时搭起了一个竹排,想必是前人搭桥,后人方便。


公韧到了断崖跟前往下低头一望,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底下少说也有四五十丈深,一旦失足落下,即使不粉身碎骨,也得摔得**崩裂,腿断胳膊折。黄兴先用腿在竹排上踩了踩,竹排颤了几下,觉得还算结实,就提了提气,从竹阀上一颤一颤地往那边走去。到了断崖那边,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对这边点了点头。


然后是孙中山、胡汉民等一个一个地过去了。


公韧走到了竹排前,看到竹排子是3根碗口粗的嫩竹子捆成,也就有1尺多宽,底下是一根根的细竹子横着固定,以免大竹子翻转。公韧提住气,踏上了竹桥,开始一步步往那边走去。头几步还可以,竹子颤得轻,可是越往中间走,竹排颤得越厉害,一颤一颤地就像荡秋千一样。公韧本来身体就没有好利索,一紧张,觉得整个山川和断崖都在旋转起来,心脏“嘣嘣”地跳得厉害,一阵干哕,胃里一阵翻腾,直想往上涌。


公韧心想,可别吐,可别吐,一吐身子就不稳了,可是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大嘴一张,“鸣——”地一声,肚子里的饭菜全喷了出来。身子瞬间失去了平衡,眼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公韧只觉得坏了,没死在战场上,倒栽在这个小小的断崖上了。


好一阵子,公韧的眼睛才慢慢恢复了光亮,一看,身子早已失去了平衡,往一边斜出了好多,而自己之所以没有掉下断崖的原因,是另一面,一个小孩,也就是唐青盈的胳膊紧紧地拉着自己,而她正往另一面倾斜。两个倾斜面因而构成了一个平衡,才使自己躲过了这一劫。


公韧又用力提着气,没敢动弹。唐青盈的胳膊紧了紧,公韧心领神会,胳膊也往上紧了紧,唐青盈又往上紧了紧,公韧又紧了一下。两个人的胳膊紧一紧,停一停,紧一紧,停一停,在往上拉动的时候竭尽全力保持着平衡。


终于两个躯体又重新站稳到竹桥上了,唐青盈猛一下子抱住了公韧,喘息了一阵子,才轻轻地问:“公韧哥,好点了么?”公韧说:“好多了。”唐青盈又问:“你歇一会儿,能过去吗?”公韧轻轻地拍了她一下说:“这会儿可以了。谢谢你,小青盈,又救了我一命。”公韧轻轻松开了唐青盈,稳定了一下呼吸,聚了聚精神,一步一颤地走过了竹排。


唐青盈紧跟着公韧,施展轻功,也跟了过来。


众人这才敢齐声叫好。孙中山满意地捋了捋漂亮的短髭,点了点头。狄卡伸着大拇指夸奖唐青盈,说:“中国功夫,了不起!”黄兴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说:“你这个公韧呀,差点儿没把我吓死!哎哟——你这个唐青盈呀,真让我担心死了!”


唐青盈不好意思起来,躲到了公韧的身后,低下了头,伸了伸舌头。公韧摸了摸头上,由于刚才生死之间的一场惊吓,早已沁出了满头满身的冷汗。


前面又是一道高高的断壁,足有300多米,有的地方有点儿斜坡,还能手脚并用,抓着树棵子向上攀爬,有的直上直下,甚至倒斜,看了就叫人眼晕。好在有天然的葛藤,还有黄明堂他们事先放置的一根长长的绳子,才使他们费劲地一步一步慢慢地爬上了山顶。


爬上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凭高远眺,方圆数百里大山尽收眼底。黄色的山头,绿色的草木,白色的云彩融为一体,使人飘飘欲仙,仿佛跑上几步,就能跨过崇山峻岭,向远处飞去。


这镇南关上三面陡壁,一面是斜坡,山南毗邻越南,山顶上有三个炮台,连成一线,每个山头上各有大炮数门。


黄明堂、李佑卿、关仁甫等100多人,已往这边跑来,迎接孙中山先生。不一会儿,两支队伍裹在了一起,孙中山摇着黄明堂的手说:“好啊,好啊,这下子,我们骑在清政府的头上了。”黄明堂使劲地摇着孙中山的手说:“没想到孙先生亲自来了,没想到,没想到。”


孙中山说:“我为什么不能来,中国的镇南关,中国的炮台,我为什么不能上。我们要用清政府送给我们的大炮,狠狠地轰击清政府。”


(欲知镇南关炮台的起义到底怎样,且听下回分解。感谢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请收藏,请评论,欢迎交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