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三国之董卓之子 > 第四十七章 也忧国忧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七章 也忧国忧民

  三国之董卓之子

本来董守业听到了孔融的话,一股邪火就要往上窜,当即就想要口中狂言,来个震惊世俗的举动,说什么“文章一出天地惊”之类的话。


但是董守业揣摩了孔融的几句话,发现孔融的话既不像安慰,也不像嘲讽,当即心中一宽,暗道:“犯不着与此人在言语上争斗。”便说道:“多谢孔先生安慰,守业一定尽力而为。”


孔融见状,也不多说什么,自顾自地离开董守业,返回自己的坐席。


过了一会儿,蔡琰说道:“列位公子,时辰已到,请诸位公子立刻落笔,将手中的文章亮出。”


这几人便依言落笔,此时董守业也已经写完了。


蔡琰又说到:“不知那位公子愿意首先朗诵其大作?”


说完,一人跳出来说道:“师姐,就由小弟来抛砖引玉吧!”


众人一看,原来是蔡邕的弟子王粲。这王粲在在场的众人中年纪最小,几天之所以参加这个招亲,完全是为了凑凑热闹,打打酱油的,根本就不是为了将其师姐蔡琰娶回家,而且这个“酱油党”深知自己的师兄卫仲道对蔡琰爱慕已久,也有心成全。


这王粲说完之后,便站起身来,将自己的大作拿在手中,然后便摇头晃脑地读起来。王粲写的是一篇赋。


赋这玩意儿的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读完之后,马日磾品评道:“仲宣此文,仿照诸子百家时的风格特点,倒也是是一篇难得之作。”


说完之后,王粲朝着马日磾施了一礼,便退下了,酱油党果然就是酱油党,对结果毫不在意,只在意自己曾经路过。


紧接着,袁谭、与袁耀都朗诵了自己的大作,这两人的文风颇为相似,果然不愧是一个家族里面出来的,留着一样的血,写的东西也差不多。都是司马相如的那种风格,辞藻华丽、风格显得雄大壮阔。


不过,写的只能说是不错,还说不上是精品,更遑论流传千古了。


卫仲道写的是一首乐府诗,估计也是受到蔡邕和蔡琰的影响,比较写实。


至于杨修和刘诞,黄奎又各自朗诵了大作,整体水平算不上什么精品,勉强说得过去。


当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也算的上是非常不错的了,可是董守业在前世喜欢看文学鉴赏方面的书,尤其对古诗词的鉴赏特别感兴趣,所以他们的这些东西,如不了董守业的法眼。


不过在董守业看来,卫仲道和王粲的作品写的最好,尤其是卫仲道的作品,比王粲还要略胜一筹。


此时大家都展示完自己的作品了,就剩董守业一个人没有展示了,于是全场人的目光都是巴巴地看着董守业,让董守业颇有点万众瞩目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作为压轴的作品,必是最为经典的作品。


显然董守业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别人却不这么认为,场中就有不少人觉得董守业到现在还没有展示作品,就是因为其作品水品太差,或者是拉不出来屎了,就连孔融等人也有这样的感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