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孤王寡女 > 坑深289米,问鼎天下,此心昭昭
字体:      护眼 关灯

坑深289米,问鼎天下,此心昭昭

  孤王寡女

南荣景昌元年腊月初一。


天破晓,城门开,北勐骑兵即将南下的消息,就从塞外八百里加急传到临安。


飞雪连天,西湖冰封的帝都,一石激起千层浪。


年底了,寒冬腊月的季节,根本就不是打仗的好时机。从来没有一场侵略战争会选在这样的时节,尤其北勐为主力骑兵,战马要吃要喝,这个时节冰雪覆盖,绿草皆无,他们大军压境,长途跋涉,本就累赘,能带得了多少粮草?


若非情报准确无误,这样的消息,一定会成为笑话。


此时,临安城的百姓们,正在备办屠苏酒,爆竹烟火、扎灯表演,等着过一个热闹而祥和的大年。哪曾想,会有这样的变故?


欢欣期望,一夜成愁!


从朝廷到民间,人人措手不及。


安逸享乐的日子,谁不愿意?


一旦开战,哪里还有宁日?


霎时,战事的愁绪就冲淡了过年的喜气。


与战争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另外两件事。


一个是紫妍公主的自缢身亡。


另一个便是丞相苏逸与公主的“奸情”以及苏逸的逃离。


对于第二个消息,虽然在北勐,人人都深信不疑,但南荣人在这样的时候,从皇帝到下臣,都不会有人相信。稍稍有一点脑子的人,都可以联想到这件事与北勐南下的阴谋脱不了干系。但做为当事之人,苏逸还没有回到临安。他从哈拉和林逃离之后,也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不过,与八百里加急传递情报的驿兵相比,他路有追兵,留心之事颇多,脚程上,自然会慢上许多。


对于第一个消息,南荣朝廷一片举哀。


公主出塞,代表国格,她死得这样不明不白,那是狠狠扇了一记南荣的脸。


事态紧急,南荣朝廷一面积极备战,一面象征性地给紫妍公主办了一个丧事。


丧礼并不隆重,只宋熹下了一道圣谕,谓之:“国有战事,一切从简”。也由此,将紫妍公主的无辜死亡与对北勐兴兵南下的仇恨联在一起,文臣们洋洋洒洒写出了无数的锦锈文章,将北勐的暴政、残忍、贪婪、屠戮、借事兴兵,一一揭露,从而激发了南荣军民,共抗外敌入侵的激昂热血。


丧钟长鸣,天下举哀。


公主之殇,必以血偿。


节日的浓郁气氛,被丧事吹淡了。


然而——


令南荣朝廷没有想到的是,紫妍公主的死激起的反抗气势,很快就变了风向。


一日接着一日的大雪,将北勐南下的消息从临安城吹拂到了南荣的各个角落。北勐人被人刻画成了茹毛饮血的野兽。他们抢粮食、奸女人、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一种极为酷烈的形象,以铺天盖地的流言方式传播着,让南荣的整片天空,都蒙上了一层褪不去的阴霾,似世界末日一般,紧张、悲凉。


还未战,士气已低靡。


慢慢的,临安城的大街小巷里,旧话又被重提了。


——萧乾诛,萧氏亡。


——萧氏诛,江山亡。


这两句话,曾经在萧氏五百余口刑场伏法时,被广为传讼。但人死茶凉,慢慢的也就淡了,百姓们过上了自己的日子,把萧家也就忘掉了脑后。可战事一起,原本萧氏一门就是武将世家,从萧乾开始,萧乾的爹、萧乾的爷爷,萧家的祖祖辈辈都上过战场——


然而,他们被灭族了。


有人说,是萧氏怨气不散,借由北勐杀回来了。


神鬼之说,不胫而走。


人们紧张起来,变着各本版本将神神怪怪的言论,随着飞雪四处流传。甚至被有心之人,编成了民谣,唱得童叟皆知,唱得人心惶惶,唱得南荣似乎已无敢战之将,唱得金銮上的宋熹,大发雷霆,拍案骂人。


可防民之口,难于防川。


区区流言,南荣朝廷竟无力阻止。


这样的一股子哀凉之风,对南荣的打击是巨大的。


军心涣散,那就是露败之相啊!


为此,朝堂上下,一片愁云惨雾。


北勐欲灭南荣,入主中原,问鼎天下,此心昭昭。


但南荣积习的养士之风以及推崇文道,加上内部数十年的党争和对武将的压制,让南荣这个国家早已变成了一个最为富饶、最为文明,却也最为懦弱的“恹恹大国”。


突然而来的危机感,让南荣这一批养尊处优的王侯官宦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向北勐求和。


从盟友,变成求和。


这样的谏言,宋熹没有接受。


景昌元年腊月初二,宋熹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御驾亲征”。


举朝上下,一片哗然,皆称万万不可。


宋熹心意已决,次日上朝,以翰林学士朱光启为右相,以淮西宣抚使张成仁为枢密使,急调信州、江州、黄州、扬州等地兵马,与京畿大营集结,共备精兵约八十万,准备北上。


同时,景昌帝亲自手书圣谕一份,从临安出发,紧急发往汴京守将古璃阳,敕封古璃阳为镇北大将军,令其守好与北勐南下的第一个堡垒汴京。随圣谕而去的,还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与美貌佳人,并许诺无数——


对宋熹这道圣谕,众臣多有不解。


古璃阳乃萧乾旧部,汴京部众也多为萧乾北伐时留下的旧人。


萧氏一门灭族之后,古璃阳虽然没有背弃南荣朝廷,可到底会有离心之意,还许他这样多的金银珠宝,岂非养虎为患?


然,宋熹一意孤行。


于他而言,对古璃阳赏与不赏,都不会改变结果。


那一些长期滞留汴京府的兵马,原本就已经离了他手。


与其在北勐南下之时,未战先逼人反,不如先行安抚。


北风呼啸,寒气逼人。


马蹄声从城门处,渐渐远去,带着临安圣谕,飞往了积雪覆盖的北国。


南荣宫中,积雪萧瑟里,天际却有一抹罕见的晚霞,从白雪皑皑的瑞兽屋脊上方洒下来,衬着这一座古老而巍峨的华丽宫殿,死一般寂静,也晃得那个坐在廊前的男人,眼睛微微一眯。


“李福!”他坐了许久,突然低低地唤,“茶来!”


“喏,陛下。”大太监李福小心翼翼地拎着一个长嘴茶壶,为皇帝续上热水,又低眉垂目,默默地地退下去,生怕打扰了皇帝“赏雪的雅兴”,遭到他的责罚。


然,皇帝并没有注意到他。


他浓眉微蹙,悠凉的眸子浅眯上扬,一直看着覆盖在房顶上的积雪,看大雪与宫殿融为一体,整个人似乎已经脱离了这个世界,看见了一番什么惊艳的盛世美景,唇角居然一点点拉出了一个古怪的笑容。


“听说你眼睛坏了?回到南荣,可能看见这样的美景?”


不知他在说什么,李福隐隐把话入耳,肩膀不由哆嗦一下。


这个皇帝越发古怪,也越发难伺候了。他平常不与人亲近,除了上朝和臣工议事时正常一点,一日里也难得说上几句话。可今日天光大好,他竟不外面的国忧,一个人坐在这里,拉了椅子来赏雪,还一个人自言自语。


李福心里想:许是被北勐南下的消息,刺激得不正常了罢?


唉!他不由一叹。


过惯了安逸的日子,无人不喜平静喜乐。


哪怕他只是一个太监,也不想兴兵苦民。


可这场仗,硝烟已燃,只在早晚了。


李福正寻思着,肩膀处勿有一股冷风袭来。


他本能地回头一看,却见谢皇后穿着一件雪白的狐皮大氅,拎了个紫檀木的食盒,一个大大的肚皮把衣裳撑得高高隆起,似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要破腹而出的样子,看得他触目惊心,生怕触上她的身体。


惊了一惊,他赶紧欠身施礼,“娘娘——”


谢青嬗抬手阻止他的请安,就站在木栏外面,看着皇帝的身影。


呆了许久,没有见到宋熹回头,见他似乎根本不察她的到来,谢青嬗抿唇一笑,方才让李福扶着,走到他的背后。


“陛下,天这样冷,回屋歇着吧?”


宋熹眉心微微一蹙,沉寂一瞬才慢慢回头,温和一笑。


“皇后怎的来了?”


腊月了!


离谢青嬗生产的好日子,也近了。


寻常日子里,宋熹都不许她走出宫门,遑论这般雪中行走了。


他叹:“说过好几次了,天冷路滑,要仔细身子。”


谢青嬗婉婉一笑,“宫人把积雪都扫过了,我不怕的!”


“扫过,路也滑。”


“臣妾知晓陛下担心,可是——”谢青嬗扶住他的肩膀,慢慢躬身为他理了理披在身上的厚重外袍,满带怜惜地说:“臣妾也忧心陛下呀。战事频传,国事操劳,你这身子本就不好,还一直吃着药呢,我怎放心一个人?你看,我特地为你炖了汤,要不要进屋尝一尝?”


宋熹微微眯眸。


白亮的天光中,谢青嬗沉浸在光影里的脸,格外温柔敦厚。


可当她的呼吸轻轻拂过他的鬓角时,却让他身上,有一种凉凉的痒。


像什么尖刺挠入了骨头。让他不适,却无法去挠。


他慢慢牵着她的手,从椅子上站起来,微微一笑。


“手这样凉,也不穿多一些。走罢,陪你回宫!”


“好。”谢青嬗看他接过食盒,唇角不由噙上一抹笑,侧眸看过去,“多谢陛下体恤。”


“应当的。”


“这汤臣妾炖了一个时辰呢。”


谢青嬗说着,眉眼飞扬,可宋熹一双寒澈的眼,却让她身上一凉,像被冷水泼过。哪怕两个人离得这样近,也无法为她带来多少暖意。


这个男人对她不错,一直都不错。尤其在她怀孕之后,更是照顾周到,宠得如珠如宝。可这样的珠、这样的宝,她很清楚,不是她要的,都不是她要的。


他接她这样近,却又隔她这样远。


他的身上,永远像裹了一层坚冰,从来没有为她打开过。


她是他的皇后,她是他的女人。


可她却被他狠心地隔绝在了他的世界之外。


谢青嬗并不了解宋熹。


以前不了解,现在更不了解。


就论这一场战事,她听说他在大殿上大骂臣工,拍案生气,可回到宫中,他却可以这样悠闲自在地看雪赏景,喃喃自语,甚至于,她竟从他的侧脸上看见了一丝笑容,一抹由衷的笑。


那笑,在他听她出现后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她又酸又涩的笑。


满满的压抑,


这压抑,让她心里有一种委屈,随时都想破喉而出——


让想大吼大叫,想摆脱这种夫妻恩爱下,千年也不会融化的坚冰。


可——她什么也做不了。


她是南荣皇后,端庄雍容的南荣皇后。


闷闷的想着,谢青嬗到了怀孕后期,反应本就强烈,这么心潮起伏不定,整个人就有些不好了。一颗心怦怦直跳,面色变得苍白如纸,差一点踩到拖曳在地的裙裾跌倒——


“呀!”她惊叫。


宋熹眼明手快,及时扶住了她。


“皇后脸色不好?可有哪里不适?”


谢青嬗勉强一笑,手慢慢抚上高隆的小腹,略带娇羞地抿唇。


“还不是肚子里的小皇子在折磨他母后?”


说到孩子,她的眼睛明亮而纯净。


宋熹一怔,突然挪开眼,似不忍对视,将视线看向她小腹。


“这孩子,还真是皮实。等他出来,看我不教训他。”


听他用这样清越的声音说到他们的孩子,谢青嬗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些血色,带笑看着宋熹,似要穿过他幽潭似的眼,看清他此刻心里所想——到底是他的孩儿,还是塞外雪白茫茫中,那一个根本就不属于他的女人?


然而,宋熹俊朗的容色中,并无情绪。


他尽责尽职地扶她回宫,唤了宫人前来为她御寒,泡热水。可把她安置好,看一眼窗外呼呼吹过的北风,沉默一刻,他就坐不住了,说有正事要做,脉脉温情地叮嘱了几句宫人,要他们照顾好皇后,就要离开。


“陛下——”谢青嬗咬住下唇,“再陪陪我一会,好吗?”


宋熹的双眸,比冬雪还要凉寒几分,眉凉的,眼凉的、嘴唇也是凉的,那两汪潋滟的波光中,荡出来的视线,没有一丝温度,哪怕他其实已经很努力为她蕴起一抹笑意。


“皇后,我尚有要事处理——”


看着他为难的脸,谢青嬗轻轻带笑。


“就一会,一会就好。我想和你说说话。”


她一瞬也不瞬盯着他,固执的样子,像一个要糖吃的孩子。


这么久以来,她其实难得这么任性。


可她的娇气,并没有让宋熹留下来。


他默叹一口气,返身回来,站在她的面前,抬了抬手,似想抚一下她的头发,可手伸到半途,又落下了,出口的声音,也满带疲惫。


“午后我还去京畿大营,你知晓的,朕要御驾亲征,要务繁急,实在陪不得你了。你若烦了,便差人唤了母后过来,陪你说说话,或去后院的温棚之中,赏一赏花草,逗一逗鸟儿,可好?”


“好吧。”谢青嬗点点头,强颜欢笑地凝视着他冷寂的眼,“可陛下,我头发乱了,你走之前,可不可以帮我梳一梳?”


梳头、画眉,乃夫妻闺房秘事,古时女子最喜为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