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重生天启大帝 > 第三十一章 孙承宗举荐属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一章 孙承宗举荐属官

  重生天启大帝

不等其他人反对,徐光启就站了出来。孙元化是他向孙承宗推荐的,孙元化是他的门生,更何况当日孙承宗还在文华殿对自己大力支持,他当然要站出来为孙承宗为孙元化说话了。关于孙元化是举人出身这点不好说,徐光启只肯定孙元化在大炮上的专长,“孙元化在火铳和大炮方面很擅长,尤其红夷大炮,他按自己的方法使人操作大炮,命中率其他的高出一倍以上。”


朱由校听到徐光启的话,不由眼前一亮,有办法很明显的提高大炮命中率,看来的确是个大炮高手。当即对徐光启说,“让孙元化把提高大炮命中之法写成奏折交给朕,朕要看。”


皇上对火器大炮有兴趣?徐光启心里只是这样想了想而已,可不敢表露出来,徐光启自然做了肯定的回答。皇上都对孙元化提高火炮命中之法感兴趣了,孙元化的事情自然确定了,浙党不是傻子,与东林党交锋占下风情况下,还不长眼直接去非议皇上。


王佐看袁可立和孙元化都过关了,就准备质疑鹿善继,刚要站出来。缺被朱由校的话直接打断:“好了,孙先生保举三人之事,朕同意了,就怎么定了,各位不必再议了。”


朱由校对这样因为一个事情都能争论半天,甚至因为争论迟迟没有定论,早看不顺眼了。一听袁可立和孙元化的情况,朱由校就知道了,这是浙齐楚三党完全为了反对反对。辽东前线剧情紧急,朱由校可不想再让之前辽东经略人选问题上拖那么久。


东林党和浙齐楚三党之间的党争眼下,还是十分的激烈,虽然整体上东林党占了上风,并且这种上风趋势还在加强。可三党是不会主动退让,承认完全失败。现在党争依然激烈,而且更是进入了关键时期,史继偕和沈纮二人进入内阁、改变了孙如游致仕后浙齐楚三党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想要变被动为主动。


东林党,则要继续扩大优势,彻底让三党再也没有可以与之一争高下的实力。所以在用人问题上斗争很是激烈,其他的日常性政事则要好些。双方都是老狐狸,都很清楚一个最根本的道理,当官才有权,谁的人当的官多了,自然就有势力。


朱由校虽然知道历史上孙承宗在辽东干的不错,但并十分清楚其具体做了什么。他就问孙承宗:“关于辽东之事,孙先生有什么想法和计划么?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说出来。”


保举之事终于定下来了,孙承宗放心不少,皇上问话,他自然要答,“臣是有些想法,也通过一些人了解过辽东前线的情况。但是臣觉得还是让臣亲自到了辽东之后,再来为皇上解惑吧。毕竟眼下,臣其实也是坐井观天,并不是十分了解前线的实际情况。”孙承宗这样回答,一方面确实是觉得自己现在还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宜说的过多,另一方面是孙承宗怕浙党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既然这样,朕等孙先生的消息。先生后天启程,朕就不专门去为你送行了。等先生从辽东得胜凯旋之时,朕必亲自迎先生与郊外,”朱由校说到。他本想去为孙承宗亲自送行,后来缺放弃这个想法,孙承宗是他的日讲主讲官,他称孙承宗为先生,这本身就已经很高的礼遇了,他如果再在孙承宗并未立功的情况下,逾越礼节去送行,反倒给了一些言官弹劾孙承宗的口实。


“臣多谢皇上厚恩。臣聘请的幕僚茅元仪,编辑了一部书《武备志》,臣看过感觉很不错。现在辽东军事已经是当前朝廷最大的事情,而朝廷官员中对军事了解还太少、而且因为辽东连续的失礼,朝廷现在也急缺军事人才,臣想把此书献给朝廷,以求对改变这种情况有所帮助。”孙承宗稍微犹豫了下,最后还是说到。


“好,让其本人句读好,再交给朕,朕要亲自看。”朱由校怕浙党再在这些问题上纠缠,直接就接话,做了决定。


兵部侍郎张鹤鸣看孙承宗事情完毕退下后,拿出了一份奏折。现在因为兵部尚书王象乾还没到职,所以兵部暂时由他代管。“四川土司奢崇明上奏折,请求前往辽东前线效命。”


朱由校听到张鹤鸣的话开始还真有些高兴,有人领兵到去辽东前线,这自然是好事。可是朱由校琢磨这个名字四川土司奢崇明,怎么感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朱由校沉思了一会,想到了一些事,但不便明说。


“此事等孙先生到辽东,了解实际情况之后看是否还需要再增加兵力之后再做定夺,先让其按兵不动。”朱由校对张鹤鸣说到,大臣们都有些不解,毕竟用兵自然是多多益善。


不过皇上做了决定,而且说等孙承宗去辽东之后再说,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早朝结束后,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被留了下来。


——————


书友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求书友们多支持多收藏,让第一次上推荐的本书在这周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