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八十九章 钞关商税不能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八十九章 钞关商税不能免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我们知道流动资财乃是固定资财产出,那么增加固定资财,就可以增加流动资财。”


“显然开疆拓土、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建立官冶、如此种种,都是在增加固定资财,增加产出,增加流动资财。”


“只有如此,方能国富民强。”


“所以为何鞑靼王如此愚蠢呢?他们将流动性最高的一般等价物,囤积起来,就打断了流动资财的流转,没有流动资财,何来留供资财呢?”


“但是愚蠢的何止鞑靼王呢?还有我们的缙绅豪强、巨商大贾们,就像孔府渠家,他们何尝不是愚蠢的呢?”


“将好不容易得来的银子,埋在自家的猪圈里!”


都说把银子埋在了猪圈里是愚蠢的行为,为何?这就是原因。


朱祁钰吐了口浊气,无论是孔府还是渠家,他们哪怕是搞点封建时代的运作模式,搞点资本主义也行啊。


搞蒙昧时代的囤积,简直是太过于落后了。


范蠡都不玩这些!


群臣沉默不已,这的确是非常愚蠢的行径,但是过去他们却觉得非常合理和常见,并不以为意。


但是现在看来,大错特错。


金濂认真的记录好了笔记,长吐了口浊气说道:“陛下,臣明白了,就像陛下所言的,天下货物都分为了谷租、劳动报酬和利润。”


“那么维持固定资财流动资财的成本都是谷租去承担。兴修水利、铺设道路、修建仓库、维持政通人和这些都是谷租的部分。”


“按照陛下所言,工匠们学的技术傍身,也是固定资财的一种,那么我们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国帑,去维护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社学卫所儒学堂,来增加所有人的固定资财。”


“就如同铁犁使用中会磨损、牛马会在耕种中死去、沟渠堤坝崩塌、道路会变得崎岖一样,固定资财在使用过程中,必然需要修修补补。”


“那群不交税的虫豸们!他们依靠大明赚的腰缠万贯富可流油,却不肯交税纳赋!简直是太该死了!”


金濂想起渠家的那个账本,就是痛彻心扉,少交多少税?靠着大明赚钱,还不肯交税纳赋!


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大明的财经事务!


金濂吐了口浊气,非常严肃的说道:“所以,所有人都必须要缴税纳赋!”


“必须!”


金濂作为户部尚书,他从陛下谈论的内容中明悟了这个道理,那就是要维护大明这个破房子,不被人一脚踹倒,那么所有人都必须要缴税纳赋!


朱祁钰点头,所以他作为大明皇帝,也在缴税纳赋。


朱祁钰叹了口气说道:“货币,它很有让人迷惑的地方,它很多很多的情况下,都更像固定资财而非流动资财。”


“比如在很多时候,货币可以产生利润,只需要在一个新兴行业里投入一定比例的货币,就可以产生高额的利润,这很像是固定资财。”


“因为社会的全部收入,必须通过货币才能有序地分配给大明所有黎民百姓,所以货币的多寡似乎决定了财富的多少。”


“但货币只是帮助货物流通的一种辅助工具,而绝不能等同于实际的货物。”


“在坐的诸位都是朝廷明公,掌国家公器公权,若是和鞑靼王、缙绅商贾一样,不要将货币直接等同于财富。”


金濂吐了口浊气,做了好笔记,陛下说的是有道理的,货币不是固定资财,而是流动资财。


朱祁钰笑着说道:“所以,金尚书,还是不要让户部的灯盏里只有一颗灯芯了,维护固定资财是需要投入的,不是一味的节省就可以。”


金濂愣了一下,却摇头说道:“不不不。”


“按照陛下所言,维持固定资财的费用是必然的,户部的作用不就是对这笔费用进行节省吗?”


“户部节省之后,可以投入更多的固定资财之中,让大明的流动资财不断增加,百姓手中的留存资财,才会相应的增加,这不就是户部的作用吗?”


“陛下尚且节俭,一年常服不过八套,内帑资财皆用于戎政军务,陛下尚不敢私,臣等如何敢私?”


“所以,该省的地方,还是要省。”


朱祁钰略微有些呆滞的点了点头…金濂说的好有道理,根本无法反驳。


朱祁钰的日子过得并不清苦,相反,泰安宫相比较皇宫缩小了好几倍不假,但是他是君王,只要他想,什么得不到?


他拒绝小的诱惑,只是因为他有更高的野望。


但是金濂拿着这个说事,朱祁钰还真是不太好反驳。


金濂认真的想了许久,颇为心痛的说道:“陛下,臣以为集宁河套岁灾,应当尽蠲明年夏秋二税。”


这是必须要施加的仁政。


兵祸之后,人口凋零,总得让百姓留下留供资财度日,所以,金濂也只能忍痛提出了这条。


那可都是钱啊。


朱祁钰笑着说道:“金卿和于少保的想法,不谋而合,于少保同样请旨,尽蠲明年夏秋二税。”


“朕已经准了。”


金濂和朱祁钰忽然同时开口说道:“但是钞关商税不能免。”


群臣愣愣的看着这两位,他们还以为听错了。


但的确是异口同声,说出了这句话。


朱祁钰摇了摇头,他自诩大明的户部尚书,金濂也自诩大明的户部尚书,他们两个人的想法,也同样是不谋而合。


这下群臣要是骂皇帝横征虐敛,那先去跟户部磨牙去吧!


吴敬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对于收税的决心,至少户部和陛下是高度一致的。


胡濙奋笔疾书,写道:「景泰二年十一月丙子日,上于讲武堂聚贤阁与群臣论财经事务之道,总论得失。」


「易曰: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上曰:天下财经事务,是以留供之道,固定之道,流动之道,如四时之变迁,天地之运行是也,循环反复,周而复始。」


「天地人,此三才,留固流,此三财。」


胡濙还准备继续往下写,朱祁钰早就注意到了,让胡濙停笔。


“好了,到这里就可以了,后面的话,皆为谗言。”朱祁钰拿过了胡濙写的内容。


留固流,此三财,果然是大明的礼部尚书,总结的非常到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