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宋金手指 > 第一四七章 翻云覆雨愧狂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四七章 翻云覆雨愧狂儒

  大宋金手指

“给爷爷滚下车去,爷爷不稀罕你们几个狗酸才的黑心钱!”那车夫咒骂不休,举起马鞭驱赶,将他赶下了车,然后扬长而去。


“为何会如此?”邓若水犹自不甘心。


“此事却是邓兄之不是了。”李仕民道:“非议天子,实非人臣之所为……”


“不知者不罪,邓兄,还是听我细细讲来吧,正好走到那群英会去,呵呵。”虞玄打断了他。


他将那日朝会之后发生的事情细细说来,从天子布下罗网,将史弥远一党一网打尽,到下午再开朝会,便有流求献土,都极详细。天子龙颜大悦,群臣皆是拜舞称贺,一时之间,满朝慑服,垂帘听政的杨太后以天子沉稳有智,次日便再度撤帘,天子自此亲政。虞玄口才极佳,说起来宛若目睹,听得邓若水如痴如醉。


“这其中虞元一出力不小,那宣缯、薛极等人改换门廷,却是虞元一前往游说。”李仕民插话道:“原来虞元一在绍兴府时便与官家相识,这厮口风极紧,竟然大事定后方才说出,明夜天子还要在宫中诏见我等,邓兄,你说这厮该不该打?”


他说得倒是轻巧,只有虞玄自家才知道这过程有多艰险,四年之前,他便以绍兴学子身份来到临安,在国子监中闯出名声来,成为太学诸生领袖,便是为了这一日方便行事。身为义学二期口才第一之人,这些年来百般隐忍,为的不就是能助官家一臂之力么!


“咦?”李仕民这话却让邓若水吃惊不小。


邓若水自隆州潜入临安,他的折子一夜遍布临安,这全是虞玄之计,那折子中史党里抹去薛极、宣缯二人,也是虞玄之策。在邓若水想来,虞玄应是竭力反对当今官家即位的,却没料到他竟然是官家故旧。


“官家在次日下诏,诏书恳切,极尽爱民之能事。”赵景云又叹息道:“若非此诏,咱们除了血气之勇外,还有什么?”


邓若水又细细询问,才知道四月十六日,官家下了一道《钦定告大宋百姓官民将士国是诏》,诏书中不唯罗举史弥远罪名,还有对史弥远的处置措施,史弥远即其主要心腹,都被“着流求淡水、宜兰、竹林诸府安置”,而散落于地方的史弥远亲信,如史弥远之侄史嵩之等,则“赦其从罪”,避免将史弥远余党逼得狗急跳墙。


诏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得百姓欢喜的,是宣告今后五年之中大宋国策。第一便是永不加赋,此策一出,当真是举世皆惊。第二是限制楮钞发行,保证楮钞面值,这一项关系到几乎所有百姓利益。第三是劝农劝桑,保证农民收入,此项为惯例,倒不足为奇,但其中所说引种流求粮食种子,择地先试种,效果若好便大力推广之举,却是极务实。第四是鼓励生育,多请名医义诊,并以皇庄收入,在各州府建医科学堂,觅穷苦人家子女,给以衣食,令其学医。第五是广修道路,招募无恒产者做工,以工换赈。第六是演军整武,训练精兵,加强武备,在国库允许范围内增加禁军、厢军收入。第七是推广教化,招纳贤才。第八是广开财源,富国富民。


朝堂中的高官要员,看到这份诏书时,都有些看笑话的心思,这诏书中尽是花钱的地方,却只有最后一条说要开源,而且辞句极是含糊。可百姓却不管那么多,至少在临安城中,霍重城这些年来结识的城狐社鼠、说评话的先生、茶馆的博士,还有一些太学学生,纷纷进入各个人多之所,宣讲这诏书中给百姓的种种好处。


内除奸凶外收大藩,这已经让临安百姓既是高兴又是自豪,再加上“永不加赋”与“楮钞保值”这二条,便是触手可及的好处,哪有不赞辞如潮的。至于官家如何实现永不加赋与楮钞保值,那自然有朝堂衮衮诸公去伤脑筋,与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何干。


听得此处,邓若水面色犹自不豫:“竟无一语提及济王,莫非济王之冤……”


“休要再提济逆了。”李仕民面沉如水:“你有所不知,先帝皇子坻与先帝,都是济逆毒死,官家不忍这天家惨事布露天下,故此未曾诏告,但巷里坊间却早传遍了。我向真公景希探询过,他也说此事十之八九为真。”


“什么?”邓若水大惊失色。


这便是赵与莒对付那些置疑他即位正当性的书生们的致命一击,先帝宁宗驾崩时,只有济王一个皇子,然后便要算他这个皇侄。推倒史弥远,他继位的合法性确实值得怀疑,但若是那唯一的皇子大逆不道,那么他这个最近的皇侄被太后认为皇子,登基继位,便再无任何可疑之处,而即位后济王之死,也变得合情合理合法了。


虽然赵与莒心中推想,宁宗架崩是史弥远干的好事,但他同样怀疑,皇子坻之死便是济王的手段。至于证据并不重要,他如今是天子,又掌握有流求的印刷技术,大量的秘闻小册子,早在史弥远倒台第二日,便象邓若水的小册子一般,传遍临安大街小巷。对于皇家隐秘之事,百姓原本就有一种好奇心理,如今更是口耳相授,临安府也得了暗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此济王为夺帝位,杀弟弑君之事,几乎已经坐实,便是朝中大臣对此还有怀疑,却也只能私下谈论了。


听得郑景云说起那小册子中种种密闻,不但活灵活现,而且言之凿凿,邓若水眼睛越瞪越大,到得后来,不禁顿足捶胸,大骂自家道:“我读这许多诗书,尽数读到狗身上了,竟为一丧心病狂之徒,指摘宽厚仁德之君,无怪乎为人所殴!三位,我实是羞愧,无脸再与群贤相见,便在此告辞吧!”


他原是那种执拗狂生,观念一但转过来,便能坦承错误,而且痛心疾首。


“邓兄此言便差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李仕民摇头晃脑地道:“初时错者,何止邓兄一人?便是真公、魏公,也不错了?”


“正是正是,邓兄虽误会官家,官家却不与邓兄计较,若是邓兄就此隐匿,传出去却伤了官家宽厚之名,实为不忠不义之至。”赵景云也道。


“邓兄在驱史一役中,还是立有大功的。”虞玄笑道:“何况官家明日赐宴,点了邓兄之名,说是定要替邓兄压惊,若是邓兄就此消失,小弟却如何向官家交待?”


三人苦劝之下,邓若水只得随他们到了群英会。此时群英会酒楼之上,已是座无虚席,听说邓若水来了,酒楼前更是放响了爆仗。东家霍重城亲自出来,将他引上楼去,邓若水狂名远播天下,当面却从未如此风光,直笑得嘴合不拢。酒宴过后,自是酩酊大醉,直睡得次日日上三竿,这才爬了起来。


“邓兄,还未醒么?”虞玄在门外呼他道。


“醒了醒了,如今是几时了?”邓若水问道。


“都巳时三刻了,过会便要吃午饭,你快起来准备好,吃完午饭,咱们便准备进宫。”虞玄在外笑道:“在此还要恭喜邓兄,天子此次,只怕对邓兄另有重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