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宋金手指 > 第一六三章 国之利器护吾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六三章 国之利器护吾民

  大宋金手指

“这报纸为何连商铺开张之消息也报上去?”李仕民发牢骚道:“荒谬,人心不古,人心不古!”


霍重城微微一笑,这篇消息,作者却是他自己。赵与莒虽未曾与他官职,却依然委以重任,并允诺今后朝议合适之时,必要赐他一个出身,并追赠他的父亲。赵与莒交待过,临安城中有哪些新鲜之事,他收集到后经过润色,便以“梁校”之名发在《周刊》上。


赵与莒的用意很简单,当每日读书人都能在报纸上看到新鲜事物时,他们自然不会那么保守,对于新鲜事物的容忍度便会增强。到时再推行一些制度上的改革,多少可以减轻一些阻力。


为了促进这个国家变化,他可谓是不遗余力了。


“你二人继续看下去,先不急着下断语。”见李仕民与赵景云都盯着自己,他笑道。


二人再看下去,发觉这“大宋轮船招商局”主要职司,却是进行运河货运。南渡之前,这大运河为南北交通之要,河上帆如云桨如雨。靖康变后,两淮成了战场,加之再无那么多漕运,而且黄河又改道,故此两淮之间的运河段不仅失修淤衍,航运也远不及以往。


“真公去了楚州,官家又光复了淮北,想来这轮船招商局便是因此而开。”去了流求一趟之后,李仕民眼界渐开,不再象当初那般迂腐,他赞道:“真公之名,由此可见一斑,官家委之与淮南事,实是慧眼得人!”


赵景云继续向下看去,只见这轮船招商局承揽的客货运送,不仅仅是临安至楚州的,还包括到徐州——如今徐州还算是战区,据说金人正在励兵秣马,准备重夺徐州。


看到后来,他们都注意到下面一段文字:宝庆元年十月一日,轮船招商局首航徐州,计程收费,若是全程到徐州,每人收钱十贯,至楚州,每人收钱五贯。


“好贵的船价。”二人都是咋舌。


“你们只见着船价,却未见着这船了。”霍重城笑道:“这船为江南制造局新研制,帆桨两用,船速极快,而且途中有流求水军护卫队护航,不必担忧行程安危,贵一些自是难免。”


“流求护卫队?”


赵景云与李仕民是亲眼见着流求护卫队之威的,听得此语又惊又喜,赵景云问道:“他们竟为这商船护航?”


“那是自然的了,你们不是去国流求么,莫非不曾去护卫队训练营地?”霍重城这没去过流求的倒显得比他们这些去过的更为熟悉:“那营地里有一碑,上面可是咱们官家亲书的句子!”


赵景云与李仕民对望一眼,都是有些尴尬,他二人在流求时,耳目应接不暇,根本没有去看过护卫队军营。听得那碑上有官家御笔,便问道:“是何句子?”


“国之利器,护吾国民。”霍重城微微一笑。


“国之利器,护吾国民……”这倒不是什么新鲜话语,但合着方才护卫队为商船护航之事在一起,却有不同寻常的意思。


“船钱我替你们出了吧,只须能在太学告得假。”霍重城微微一笑,赵与莒令他结交这些太学领袖,一来是可以自他们处了解仕子之间的动态,二则是希望能影响他们,进而影响年轻儒士,毕竟年轻人,比之真德秀等,要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一些。


李仕民与赵景云都知道他豪爽,故此也不与他客气,当下道了谢。


次日霍重城便遣人给他们送来船票,李仕民原本只是一人前往,恰好赵景云没有事情,又有多余的船票,便也随着前往。


上船买票,这却是件新鲜事情,十月初一大早,二人便来到武林坊外码头处,去见着码头上人头攒动,足有数千人来此看热闹。他二人好不容易才自人群中脱出,抬头便见着一个巨大的木牌,上书“轮船招商局候船处”八个字。在这木牌之侧,是搭起的一座棚子,倒可以给人遮风避雨。


二人执票进了那木棚,竟然还有人端来茶水,他们只觉得稀奇,再看茶棚里,如同他们一般的客人倒是不多,想来这是因为初航的缘故,看热闹的远比参与的人众。


倒不是临安百姓未曾乘船去过大运河,事实上这条运河对于大宋物资输送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象这般大张旗鼓地宣扬,这还是头一回。而且轮船招商局的那艘船与普通船不一样,不是那种小乌蓬船,而是上下两层的大船,倒有些类似于西湖之中的画舫一般,装饰得较为精美。只是比画舫要多出两处不同之处来,一是有帆,二是在尾舵之后装有明轮,船身也极长,几乎近于小型海船,不过因为是平底的缘故,吃水并不深,利于在内河中航行。


这艘船是胡幽回到江南制造局后与其祖父胡柯等一起研制出来的,当然,他们也得到赵与莒提供的图纸为蓝本。赵与莒最初是想直接上螺旋桨的,但在人力蹬踏之下,螺旋桨的效果反而不如明轮。前些时日,赵与莒已经命胡幽去流求的淡水制造局,与萧伯郎一起研究,如何将萧伯朗的蒸汽机装在船上,为船提供动力。


“这船极漂亮,就是不知船速如何。”见着船身那漂亮的红漆,赵景云赞叹道。


“无怪乎要收十贯……若不收十贯,也不知几时方可赚回本来。”李仕民也叹道。


等了约是半个钟点,那钟上敲响了钟声,接着便有伙计上来奉请,将棚子里候船的客人都请上了船。一上午船,李仕民与赵景云便觉着有几分亲切,原因便是这船上所有人员衣着,与他们见过的流求护卫队的制服颇相类似。


经过这数月时间,对于流求人的服饰,临安左近百姓已经有些习惯了,他们只道所有流求人都是如此,赵景云与李仕民却知道,流求人中绝大多数还与宋人服饰无二,只是护卫队与部分工场作坊人员,为着行动方便,才会穿这种制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