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第289章,有恩还恩(求订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9章,有恩还恩(求订阅!)

  重生大时代之1993

尤其是去年,由于洪水太大,把一座平板桥冲垮了。当时桥上有一对父子过桥去河对岸的田里看水,不幸被河水卷走。


发生了这件不幸的大事后,心痛的村支书他们碰头开了会,心心念地要干点实事。


然后他们往上要政策,往下从村民手里集资,决定把村里的三座桥和那个河坝重新建一下。


桥由原来的平板桥改建成可以过20吨大货车的石拱桥。


河坝也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固、加宽、加长。


计划中的三座石拱桥,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一座。剩下的两座还在规划中。


事无巨细,原原本本说完,阮秀琴就道:“满崽,村支书他们今天是来向你集资的。”


张宣问:“那两个淘金客家里去了没?”


阮秀琴点头:“去了,那两家都出了钱,一家出了5000,一家出了6000。”


接着阮秀琴还说:“黄老一大家子也出了差不多8000。”


不少了,5000、6000和8000在这年头都是大钱。


见亲妈还要问,已经懂她意思的张宣抢着说:“老妈,您不用担心,我和您的想法一样,捐钱是应该的。


想当初我们老张家落难时,附近两个生产队的人,有一家算一家,或多或少都借钱给了我们。


虽然有极个别的做的比较难看,但我们老张家承邻里的情。


再说桥也好,河坝也好,我们自己也要用到,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诶!!!”


闻言,见儿子这么明事理,阮秀琴猛拍她自己大腿一下,高兴地走了。


这还真是自己亲妈啊,平时一点点小钱都要算计着用。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从不含糊。


张宣转身对杜双伶说:“和我一起下去吧。你如今也是老张家的人了,和村里长辈照个面表示礼貌。”


这话杜双伶非常受用,眯着眼睛“嗯”一声,满心欢喜地跟着下了楼。


一楼,客厅。


看到张宣下来,村支书5人赶忙站起身,笑呵呵地招呼、散烟一气喝成。


有求于人,村支书他们的口那是非常非常甜,拉着聊天,先是聊了村里上下五百年的历史。


随后从民国开始,聊村里出过的大人物。


比如曾出了2个将军,虽然都去了海峡对岸,但那也是名人。


再比如出了一个师长一个团长,村里子弟有多少人去过朝鲜,有多少去过越南。


而80年代,村里曾出过一个正厅级,当时轰动至极!


85年,村里有一对亲兄弟双双考上了清华北大。虽然后来双双在新加坡下海洗澡时一去不返,但也曾经名噪一时。


再比如88年,十字路口小卖部老板的女儿考上了北大,如今在北大留校当了老师。


再再比如,就到张宣了。


嗐!在村支书他们嘴里,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按本家堂叔绉文拽词地说法:咱们家的张宣,那是条龙,那是个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大才。


嚯,瞧瞧!这堂伯拍马pì都不带眨眼的,吧唧着老旱烟,眼睛放光,唾沫横飞,好话一溜溜儿,那真是不要钱似的。


有模有样,有板有眼,自打这堂伯一开口,这客厅里的笑声就没断过。


张宣听得老脸都红了,太那个了啊,您收着点儿,收着点儿,背后再夸嘛。


好想说一句:堂伯啊,您真的是被时代给耽误了,要是您出生在津门,出生在京城,哪还有老郭什么事呢,哪还有德云社什么事呢?


先扬后抑,好话说完就该干正事。


感觉气氛到了火候,村支书率先说把村里的实际情况说了一遍,然后盯着张宣看。


他们看着张宣,张宣也背靠椅子看着他们。


面面相觑,一时间客厅慢慢地又陷入了沉默。


不过张宣没有让他们等待太久,沉吟一阵就真心实意说:


“辛苦你们了,修桥建坝这是百年大计。这是造福整个上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你们有心,大家也齐心协力,我们老张家自然不能拉了后腿。”


随即张宣问:“目前村里还缺多少钱?”


听到有戏,听到大大的有戏,村长悬着的心立马放了下去,翻开早有准备的登记册递给张宣:


“村里的捐款明细都登记在册,根据预算,目前还差3万7左右。”


张宣接过花名册大致浏览一遍,同阮秀琴对视一眼,见亲妈微微点头后,大手一挥,说:


“我看你们也不用去再去跑了,剩下的3万7我们老张家一起出了。”


“此话当真,这可是3万7啊!”堂伯把旱烟袋子一挂,伸个头非常激动地确认一遍。


张宣微笑着点头。


见此,村支书5人喜出望外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怀笑了,都松了一口气,都感动到了。


人家有钱是不假,人家有名望也不假,可那都在人家口袋里。


世界上为富不仁的人多了去了,狼心狗肺的人更是满大街都是。


阮秀琴和张宣能这么痛快,几人真的很意外。


来之前,他们准备了好多套方案,好多套死缠难打的方案。


计划死缠难打,他们也是真的没办法了。


村里19个组,就只有21户人家没捐钱。


而这21户人家里,有18户人家实在是太困难了,家徒四壁,比狗添过得还干净。


拿不出钱村支书几人表示非常理解,而这18户人家愿意出力,村支书他们更是欣慰。


至于剩下的3户人家,就纯属刁民了。有钱也不出钱,有力也表示不出力。


甚至还一幅二流子模样神气道:桥我要走,河坝的水我要guàn田,你们能奈我何?


所以,当张宣说愿意填补3万7的窟窿时,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村支书等人起身,郑重地说:“秀琴、张宣,我们在此谨代表上村3000男女老少谢谢你们。


等拱桥和河坝修建完毕后,我们会立功德碑,会把所有捐款人的名字刻上去,让子孙后代记着大家的付出。”


立功德碑,这是意料中的事情。


张宣也不是很在意。


他出这份钱,还真是实打实愿意的。


毕竟上村的人对老张家有恩,毕竟这是自己故乡,自己是在这片土地长大的。


他张宣虽然有颗少年心,但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则: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要捐款3万3...


张宣想了想,就对村支书等人说:“我妈捐款10000,我大姐5000,我二姐5000,我未婚妻双伶5000,剩下的12000算我的。”


“好!好好好!!!”村长一连说了四个好!


ps:湘雅医院人太多了,比赶集还热闹,检查了好几项,花的时间比较多,晚上6点多才到家。


心情不是太好,今天就4400字吧。


认真求订阅!求月票!


把月票投给三月啦,争争月票,这样可能有更多的人看到。


谢谢大家


ps:黄富贵这段,是三月送终大姑父时的真实场景,记忆犹深,对话都没改动。


回家章节还剩一章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