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我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 第二百章 有没有搞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章 有没有搞头

  我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在和太傅探讨近日政令时,江北然时不时的会忍不住摇头。


因为在当上皇帝后,他才注意到这玄龙大陆的气象情况如此之奇,倒不是说玄龙大陆的地理有多怪,相反,玄龙大陆的四季和各类气候带都跟地球挺像的。


但因为灵气的存在,玄龙大陆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异常的天气情况。


比如相邻的两个郡,一边已经大旱了三年,另一边则是寒风萧萧,但互相之间又完全不会影响,而且每隔一年,有些地方会出现和去年完全不同的气候情况。


就算江北然掌握的地理知识不多,但也明白这绝对不科学,所以只能用玄学去解释了。


自己给自己补上了一些玄学地理知识,江北然便又重新跟石兴安商讨了一遍治理旱灾的问题。


上次被江北然训斥后,石兴安又重新拟了一份旱灾的奏折,比起之前的南水北tiáo来,这一回的奏折内容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但中规中矩也就代表着平平无奇。


对于旱灾,石兴安一共出给出了三条建议。


一为【薄赋税、广蓄积】。


如此可减轻农民的生产负担,让民众可留下足够的粮食,如此一来即使旱灾降临,农民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物资保障。


二为【赐田宅、以什器、度旱灾】。


赐田宅,以什器自然是在旱灾来临时,朝廷出面为民众解决生存居住地的问题。


若是在当地完全荒芜的情况下,则只能采取移民就食的办法,由朝廷统一安排,将灾民迁往其他郡县去。


三为【遣使者以省察,听民就丰】。


也就是经常差使者去各郡县仔细tiáo查,若是发现某些地区旱灾过于频繁,不适合百姓生存,就主动的将这些百姓迁移到其他地方去,而不是等到百姓都快饿死了才cào办。


这三条建议的确都是有用之策,但全是逃避之法,也就是打不过你,我跑还不行?


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解决之法。


江北然看完奏折后虽然表示同意,并让石兴安抓紧去实行,但心里却是把这件事给惦记上了,准确的说是把石兴安之前那条凿运河的建议给惦记上了。


从一开始石兴安便承认了,那条奏折的确有试探之意,但也不是完全无法执行,只要皇上能tiáo动修炼者,这一大工程绝不会太过劳民伤财,而一旦建成,那可是功在千秋之事。


看着地图上一块又一块的旱灾地区,江北然靠在龙椅背上开始闭目沉思。


‘tiáo动修炼者吗……’


很难,非常难,要知道不论是正派弟子还是魔教弟子,他们帮助老百姓的前提都是“一时兴起”或者“举手之劳”。


也就是对他们来说很轻松或者很容易完成的事情他们是愿意帮忙的。


但开运河这种事情,就算让修炼者来,也是一件无比浩大的工程,因为凿运河又不是运起玄气一顿狂轰乱炸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份jīng细活。


也就是说需要大量修炼者放弃修炼的时间来帮老百姓去挖运河,一天两天的,也许他们还能凭着一腔热血去干,但一年呢?十年呢?


当然,如果能付出相应的酬劳,想要驱使修炼者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江北然一开始就发现了,在这个玄幻世界里有的也不仅仅是qiángqiáng对决和天下第一,更多的还是“柴米油盐”。


修炼者也需要赚钱。


但疲弱的朝廷压根本不可能给出让修炼者满意的报酬啊。


‘果然不管想实现什么目标,先赚钱才是第一位的啊。’


想到这里,江北然的思路一下就活泛了许多,毕竟他在归心宗时,脑子里就早已有了江氏娱乐帝国的雏形,只要再完善一下,那等他彻底熟悉了朝廷,以及黑白两道瓜分完“蛋糕”后,江北然认为这件事绝对是有搞头的。


少林功夫加足球嘛,能没搞头?


“尽忠啊。”江北然闭着眼睛喊道。


“奴才在。”伺候在旁的顾尽忠连忙应声道。


“去帮朕把《问水集》和《水道提纲》拿来。”


“遵旨。”


江北然第一天来时便给了顾尽忠一个可以说简单,也可以说不简单的考题,那就是让他将静心殿里的所有书列出一个清单。


若是顾尽忠这内官监私礼做的称职,那自然可以依据采买时留下的依据或记录迅速将清单办妥,但若是他不称职,那想要在一天里完成还是很有困难度的。


最后事实证明这位内官监私礼做的还不错,虽然超了一点时,但还是顺利整理出了静心殿所有书籍的清单,并且还将书中大概内容的【注】给做好了,若是把他放官场上,也算得上一位能吏。


不过这也让江北然对那个邓博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皇帝若是很行,那自然是君圣臣贤,主圣臣良,但若是皇帝不行,那手下自然都是些贪官wū吏以及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


也就是说既然能从领头的看出他的手下什么水平,反过来也一样,手下的什么水平,也能看出一些他们领头的什么样。


但这邓博手下既有那些完全就是“混子”的年轻官吏,事后在江北然的查问下,这些人的确是通过“买官”入的朝堂。


而当一个朝廷开始买官卖官时,那基本也就快走向尾声了,可朝堂上却又有不止一个像石兴安这样的骨鲠之臣,当江北然那日“早朝”仗责完那些尸位素餐的衮衮诸公,不少大臣都纷纷来谏,提出了自己的种种看法。


当江北然将他们招入宫时,他们不仅能对自己的管辖领域对答如流,且还能为其他在其他事情上提出新思路。


甚至像顾尽忠这样被留在宫里的太监,大多也是有能力的,他们并不是只会溜须拍马,伺候人的小太监,而是真正为皇帝和大臣之间架起桥梁的宦官。


能把一个朝廷的大臣搞到如此两极分化,江北然也觉得那邓博也算个奇人了。


江北然也询问过那些大臣对邓博的看法和印象,他们回答的也很痛快,认为邓博是个有志向的皇帝,但步子迈得太大,且受了小人蛊惑。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邓博刚登基时也是励jīng图治,勤勉的治理着国家,但后来却突然性情大变,仿佛一夜间对治理国家失去了兴致,只是表面上还会上朝议事,主要jīng力却转投到其他事情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