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三章 风雪来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章 风雪来人

  闯王李自成新传

张老六却不知,这里的鱼一年前还是呆头呆脑地,任人捕捉,只是唐军中修城地民夫一到,一有空就下河捉鱼,刚开始时鱼儿根本没有防备,被人一捉就抓住了,后来水中地鱼儿损失惨重之后,才得到了经验,变得如此奸滑。


众中在水中凉快了半天,在唐军的催促下,才一一上岸,进到了城里,到了城中,当时的外城已全部完成,先到的人也建好了自己的房子,他们的房子只有一个地基,就只能自己动手,幸亏驻军和先到地人也纷纷帮忙,不到一个月,房子已建好。


唐军再给他们划分土地,在城的四周,每个人都分到了一百亩的草地,分到地的贫民都欢呼起来,拿着租借到了牛和农具纷纷肯起荒来,此时开出来地土地还可以在冬季来临之前种上一季番薯,马铃薯等作物,一人只要开出数亩地,这个冬天就不用愁了。


那些壕强拿到耕牛和农具却傻了眼,他们一个个养尊处忧,何曾种过地,可是唐军给他们发放的粮食恰好可以维持到收获之后,如果不种地,冬天来临之前他们吃什么,他们只好低下头颅请张老六他们帮忙。


黄宗羲也不得不第一次拿起了农具,与壕强们不同的是,许多贫农都主动帮黄宗羲开荒,让黄宗羲颇为感激,不过他自己还是很快学会了干农活,到了秋收时,吃到自已亲手种的粮食,黄宗羲也觉得无比自豪。


那些壕强们今年的生活却不好过,他们开垦的土地最少,收成也差,好在唐军已料到了这种情况,充许进入草原的汉人在第一年每人可以借贷五石粮食,这五石粮食可以分三年归还,这样,每人都可以渡过第一年的难关,至于第二年,若是还养不活自己,那就活该了。


秋收之后,又有一批蒙古人进到了城中,他们都是牧民,以前在冬季他们都是躲在帐篷时躲过寒冷的冬季,经常有人和牲畜冻死,现在有了城池,当然愿意搬进城来。


蒙古人的到来,开始让汉人比较恐慌,城中虽然原就有蒙古人,但蒙古人毕竟少,汉人占了大多数,又有jūn_duì 的保护,大家比较放心,这里迁来的汉人有许多是山西过来的,有人还受过蒙古人的兵灾,见了蒙古人的人数和汉人差不多,哪能不害怕。


哪知进了城的蒙古人却规规矩矩,唐军为了不引起汉人的恐慌,给他们专门划出了居住的地方,若蒙古人要进入汉人的集聚区,不得结队十人以上,蒙古人都一一照办,十几天后,汉人见到这些蒙古人才不再害怕。


这些蒙古人都属于投靠唐军的部落,他们现在有的家人还在唐军中参军,以前蒙古人劫掠成性,但大部分财物都给了首领,落到他们手里的东西其实很少,唐军来了之后,他们不用靠劫掠,可以轻易的换到以前所需的物品,唐军又给他们划分了草场,让他们免于争斗,其牛羊,马匹唐军也有人来定期收购,他们的生活比以前舒适的多,加上大部分人见识了唐军的火枪,利炮,自然会规规矩矩。


唐军在城中开始都是进行军管,现在集聚了这么多人,民政也不可忽略,李山下令让城中的人自行推选出一名乡长来管理民政,黄宗羲得到了多数人的拥护,被推举了出来,黄宗羲虽然不肯干,但禁不住大家的恳求,最后还是接了下来。


黄宗羲开始了汉蒙城的文官工作,和驻军的最高长官李山打起交道来,开始黄宗羲以为李山只是一个低级军官,从城中的各种告示上来看,虽然不一定是粗鄙不文,但也一定不好交往,哪知黄宗羲和李山交往日久,才知李山虽然在诗词上造诣不深,但唐军中的各种法规,民政上的各种得失,还有形势上的把握,都讲得头头是道,让黄宗羲刮目相看。


李山的这些知识都是从唐军军官培训学校学来的,唐军在将军以下的军官每升一级,都有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各种军事知识,还有唐军中的各个条例,甚至民生等等。


李山也发现了黄宗羲的才华,汉蒙城交到他手上一个月,已经比以前整洁,整齐多了,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与朝庭以文统武不同,若说唐军的高层是文武并重,在这样的城市就完全是武力压倒一切,李山虽然只是一个上尉军官,却是汉蒙城的实际主事之人,因此唐军对这样的城池长官人选也是颇为看重,若只是一个武夫,根本不会担任一城之首。


汉蒙城第一次下雪时,黄宗羲曾兴奋异常,带着书童迎风赏雪,可是凛洌的寒风马上把他吹回去,后来更是没日没夜的大雪,将城中的街道全都淹没,每次大雪过后,黄宗羲都要遵照李山的吩咐,组织全城的青壮将街道打扫半天,才能清理出一条路来,黄宗羲再也没有赏雪的心情。


在这样的冬季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坐在温暧的房中,和一两个知已好友对酌饮酒,黄宗羲现在没有买酒的酒钱,而唐军把白酒也当成了军用物质,各个草原城池的唐军,都有定量供应,这个白酒比市面上出售的白酒更胜一筹,黄宗羲发现后,一下雪就跑到李山的府中蹭酒喝。


门突然被打开了,一股寒风吹了进来,黄宗羲刚把一怀酒送到了嘴边,被风一吹,差点跄了起来,见进来的是李山的一个亲兵,亲兵顾不得关门,向李山报告道:“上尉,城外来了一批人,我们要不要开城门。”


以下免费: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驻地。”乌尔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带。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