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六章 调兵遣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章 调兵遣将

  闯王李自成新传

大唐一千零二十一年正月十六(崇祯十一年),唐皇登极才只有八天时间,唐军的重臣齐聚承运殿,参加大唐王朝的第一次朝议。


昨天正是元宵节,唐皇与民同乐,西安城里的每一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分得了一吊钱和二斤肉,有参加唐军牺牲的烈土家中更是得到了一枚银元和五斤猪肉,五斤牛肉的赏赐,以示唐皇不忘牺牲士兵之意。


得到赏赐的老人和士兵家属皆到端履门外感谢皇帝的赏赐,端履门外架起了上百口大锅,里面煮着热气腾腾的元霄,供西安的百姓免费享用,唐军推选了十名即是六十岁以上,又是烈土家属的老人排在最前面,皇帝和皇后亲自出来替他们盛上元霄,把门外的上万名百姓感动的热泪盈眶,在门口大呼万岁不止。


旁边的近卫军官兵也看得眼热,恨不得马上出战,替皇上将四海之内的敌人全部扫平,即使自己战死疆场也是无憾。


经过门口的上万百姓传送,一天时间皇带和皇后亲自给烈士盛元霄的事就传遍了全城,百姓纷纷赞叹皇上的圣德。


唐军的军心民心皆可用,伐明已成顺势之举,大家想的都是什么时候将大明王朝最后推翻,猜测皇帝将会如何用兵,是直攻京师还是逐步蚕食。


大唐的分武分立两旁,文臣方面,周凤梧带头,宋献策,顾君恩紧随其后,刘之渤是巡抚。排在第四,下面就是洪承畴,许鼎臣,李守信,赵良极,贺景,贺珍。王长顺等五品以上官员,不过,情报部只有二人,显得人单势独,除了对内对外的两个首领,情报部其他人员身份都需保密。不会出现在大殿中。


武将则由高立功领头。下面是马维兴,李万成,李双喜,刘芳亮,高一功,卢象升等人依次排序,除了近卫军统领李过没来外。在西安五品以上的武将基本上也已到齐。李岩是近卫军中人。没有轮到他当值,也名例其中,不过排在最末。


皇帝还没有来。各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着此次伐明事宜。从李鸿基决定称帝起,大家就早就预料,离全面伐明的时机不远,这是皇帝称帝后地第一场朝会,再过二天,外地过来的官员就要赶回驻地,要伐明自然会在这场朝会上讨论。


文官还好,见皇帝没来,各人都仅守礼议,有谈论也是切切私语,而武将们多是粗鲁不文,许多人原先连字也不识,跟着李鸿基在商洛的二年时间里才开始学习,现在唐军中的高级将领不认识字的人虽然没有,可要让这些武夫学得温文尔雅那也是不可能的事,一个个嗓门粗大,将整个承运殿几乎都要吵翻,热闹的象个菜市场。


赵良极紧皱着眉头,他投降唐军后,一直不得意,先是作为双方地信使来来往往,然后在礼部这个无人理睬有衙门干了几年,这次借着皇帝登极,礼部全力操办之极,权力大涨,他又正式成为六部之一人的尚书,正是大快心意之极,见武将在大殿上如此喧哗,礼部自然有责任教化,向高立功道:“神武大将军,万岁未至,尔等如此喧哗,于礼不合,还需肃静才是。”


高立功斜着眼睛看了一眼赵良极,见是在唐军中最无权的礼部尚书,理也不理他,反而同后面的的李双喜更加大声的谈笑。


赵良极大怒,喝道:“大将军,这是陛下地大殿,谈议政事地庄严之属,尔等武将焉不知收敛。”


赵良极的声音颇大,许多人都听见,都诧异的望向赵良极,高立功不但是武将之首,还是皇后之兄,刚刚不久又扫平了满人的老巢,立下了大功,武将们都纳闷赵良极是否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高立功如此说话。


文臣和武将自古以来就是对立,除了唐时武将地位颇高外,宋明两朝的武将皆是不得志,文人都怕出现唐未武将割据一方的局面,而唐军起兵以来都是文武并重,这颇不合文官们心意。


不过,打天下时,武将们权力肯定会大,治天下却不能靠武夫,此时唐军虽然没有一统中原,但双方的优劣之势太过明显,来自大明地降臣感受更深,自然希望皇帝能对武将收权,赵良极所以敢如此对高立功说话,正是高立功地身份太过敏感之故,手掌重兵,皇后的哥哥,立大功而不赏,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要防备的对象,赵良极才想借题发挥,试探一下皇帝地心意。


高立功被赵良极喝斥,先是茫然,继尔大怒:“我和陛下情同兄弟,说话时尚且如此大声,你一个贰臣,有何资格教训我?”


这个贰臣顿时将洪承畴,许鼎臣,刘之渤,卢象升,左光先等人统统骂了进去,这些人有文有武,高立功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对,只是拉不下脸将话收回去。赵良极见高立功一出口就得罪了一帮人,虽然这声贰臣骂的自己窝火,没有办法反击,心中到底还是得意更多,干脆退了回去。


高立功见赵良极退了回去,脸色难看之极,却搞不清赵良极为何有胆子和自己作对,此时却不能追上去再跟赵良极理论,大殿之上一时安静下来。


这时,李娃地喊声传来:“皇上驾到!”


李鸿基不想太监整天在自己身边晃动,身边一个亲近太监也没有,传旨的事自然只有让侍卫首领代劳了。


众人见皇帝从后转了出来,坐上了龙椅,顿时跪了一地:“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鸿基满面红光,这几日显然过得相当惬意,抬了抬手,道:“众卿平身。”


这套礼议完全和大明皇帝一模一样了。看到一大群人翘着屁股对着自己,李鸿基脑里不免有时会有废除跪拜之礼的想法,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皇帝必然有皇帝的威严,否则部下没有了敬畏,并不一定是好事。


众人谢恩完毕,依次起身。退到两边,李鸿基拍了一下:“来人,赐坐。”


数十名仆役上来,将一张张锦凳放在众人的身后,李鸿基笑道:“众位爱卿,今日议事可能时间颇长。各位不必拘礼。坐下就是。”


众人一听,皆是兴奋不已,除了伐明之事还有何事会漫长,谢过恩后,都坐了下来,文官们大多只坐了半个屁股。武将们却坐了上踏踏实实,只有高立功臭着一张脸,李鸿基没有听到刚才殿上地争执,含笑道:“是谁得罪朕地甘泉子了,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高立功的子爵封号为甘泉。李鸿基直接叫他甘泉子,是表示轻近之意。


高立功闷哼一声。起身道:“万岁,礼部尚书赵良极无故对臣喝斥,还请万岁为臣作主。”


李鸿基大为惊讶,赵良极以前整天无精打采,自从将登极大典交给他办后,整个人都活跃起来,此次整个大典办得丝毫不差,自己才提他为礼部尚书,虽然可以说正是春风得意:wàp.1 6.cn,接理也不敢在第一天就惹高立功,忙向赵良极望去。


赵良极不慌不忙的站了起来:“回禀万岁,高大人在殿下大势喧哗,臣身为礼部尚书,规劝了他几句,大概高大人心里因此不快,还请万岁恕罪。”


“即是如此小事,高爱卿就不用往心里去了,下面各位有事启奏,若无其它事,朕今天就要议一件大事。”李鸿基见高立功没有反驳,遂不在意,先要大家把政事解决完。


高立功想想若不是自己一时口快,还真是没有说的,只得坐了下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