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五十六章 退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六章 退避

  闯王李自成新传

看着船载着刘文秀一行人离去,郑森忍不住向郑彩问道,“五叔,你真能完全相信他么?”


郑彩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不是相信,是不得不相信,没有刘文秀的帮助,我们想在池州立足连五成把握都没有,即使攻下青阳,很快也会被唐军赶出去,而有了刘文秀,我们不但有可以轻易攻取青阳,最重要的我们等于在整个池州有了耳目,即使青阳我们守不住,也可以袭击其他唐军兵力空虚之处,那时池州的唐军必定顾此失彼,我们才可能牢牢立足。”


郑森眼中一片明了的神色,郑家在池州以前不是还没根基,只是张献忠占了池州后,将池州的壕绅连根拨起,郑家派往池州的人也跟着倒了大霉,以至于郑家十几年的经营,还而要靠大昌军来获取情报,充当内应。


“五叔,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等,如今唯有等待,阿森,这次让你失望了,五叔看来是老了,本来想带着你出来好好历练,没想到却让你也跟着陷入困境。”空自领着无敌的水师,却慢慢陷入困顿,让郑彩心中有一种挫败感。


“五叔,这也不能怪你,谁能料到咱们的皇帝真得一心一意要帮唐军,何况此时定输赢还早得很。”郑森正是初生牛赎不怕虎的年龄,自然不会象郑彩这样,一遇困顿就发出感慨。


郑彩收拾起了心情:“阿森说得对。说不定过几天就有转机。”


郑军想要等待,唐军却不想等了,这一个多月来。数十万大军空自散布在安庆地四周,只是干些修筑炮台,封锁道路的事。眼见敌人就在附近。却一直被皇帝压着不战。唐军的将领都憋了一肚子火,纷纷向皇帝请战。


郑家水军在枞阳地情况,唐军多少知道一点,唐军对枞阳全面封锁后,许多枞阳的民众在枞阳难已生活下去,他们打出来的鲜鱼没地方去卖。需要地东西又带不进来,每天都有人从枞阳搬出去,投靠外地地亲戚,没有亲戚投靠地。就住在唐军统一划定的区域,吃着由唐军发给他们的米面,这也比在枞阳生活的要好。


好在现在是热天,不需要盖房也可以住,这些人自然会带给唐军一些郑军的消息,郑军出于节省粮食,或许不愿和居民直接冲突的原因,对居民地外迁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唐军每天都要由水师偷渡数百人过去对面的池州,现在池州早已不是以前空虚的局面,考虑到将领求战心切,李鸿基不愿过分压抑将士求战之心,点头应充。


就在刘文秀走后的第三天,唐军开始对纵阳试探行地进攻,一时间,纵阳前线炮声隆隆,唐军开始发动起了攻击。


枞阳的地势北高南下,唐军还处于居高临下的优势,只是郑军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多月,也不是无所事事,早就构筑好了工事。


唐军对杨嗣昌的一战,依靠壕沟将杨嗣昌三十万大军活活困住,郑家研究唐军的战法发现,壕沟不但对明军有效,就是对唐军依然有效,应此在这一个多月当中,郑军也在枞阳挖了大段大段的壕沟,想阻止唐军的进攻。


不过,郑家没有明白壕沟只有热兵器对热兵器的部队作战才能完全发挥功效,郑军和西洋人打交道多年,他们船上的大炮虽然可以说是先进,但士兵却多是用冷兵器作战,一些火器也是和明军一样的老式武器,一杆火枪要两个人抬才能射击,威力虽大,但射程太近,转移又不方便,和唐军一交手,登时吃了大亏,郑军的外围防线一天之内就丢了个一干二净,被唐军推到了五里拐村附近,还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代价。


五里拐村倒不是说这个村只有五里,只是这里是白兔湖和白荡湖两湖相距最近的地方,郑军需要防守的前线大为缩小,在这里才将唐军挡住。


这只是唐军牛刀小试的结果,如果唐军要全力攻击,恐怕郑军连一天也守不住,李鸿基不愿逼迫太急,否则郑军一走了之,那唐军反而变成处处被动防守。


反正已经等了一个多月,李鸿基也不在乎多等十天半个月,他要在这里慢慢给郑军放血,给郑军一种可以守住的假象,一旦郑军的主帅不能当机立断,在这里耗下去,虽然一天的伤亡只有数百,但郑军才一万多人,又能耗多少天,等到郑军伤亡差不多时,他们的舰队再厉害也走不动了。


郑彩却不是不想走,也不是舍不得枞阳这块地,只是他暂时没地方去,青阳是他最大的倚仗,若是攻青阳有个闪失,他的这支舰队除了灰溜溜的回去,别无选择。


如今郑军虽然还没有和朝庭完全绝裂,却已是箭拨弩张,若他不能取得一两场胜利,取得足够的补给,从这里回到福建还有一大段路要走,焉知靠岸时朝庭不会对付这支屡次违反旨意的舰队,就是不靠岸也不一定安全。


可是打过一两次胜仗就不一样了,若是朝庭知道他们对唐军尚且能够胜利,又焉敢对付他们,只是刘文秀迟迟没有传回信息,郑彩只得苦苦等待,每天呈受着数百人的伤亡。


这些郑家的雄兵本应博斗于海上,再不济也得驰于江河,如今被迫在陆上和敌人相斗,让郑彩好不懊恼,好在五拐里村这个地方,左右都可以让舰队驶入,用大炮支援陆上的战斗,让唐军也不感太姿意忘形。


青阳县系唐天宝元年分泾、南陵、秋浦(今贵池市)3个县地新置。县名据《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均说以青阳县治“在青山之阳为名“。《太平寰宇记》也说唐置县。以治“在青山之阳,故号曰青阳口“是古邑,曹纶在《初刻青阳县志序》中称:“青阳。古临城邑。唐初易今名,以其在青山之阳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