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十二章 祸天之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二章 祸天之物

  闯王李自成新传

提到婚事,方以智心中隐隐作痛。他和柳如是本来两情相悦,可惜却注定无果,如今佳人已成为皇妃。他更是想都不敢想,不由摇了摇头:“累皇上担心了,臣回去后一定尽快寻一名女子成亲便是。”


李鸿基看方以智提到成亲时更象是完成一件任务一般。心中涌起一点歉意:“不用委屈自己。如果找不到合适地。朕亲自在宫中选数名美貌的良家女子赐给你。”皇帝的后宫现在虽然没有佳丽三千,但数百名女子总是有地,这些女子都是千中选一,哪个也不会差,旁边的重臣听得直流口水,这样的好事怎么轮不到自己。


方以智地脸上没有多少喜色。对他来说,成亲只不过是完成一项任务而已,他最大地兴趣在研究上,只是淡淡地回道:“臣先谢过万岁了。”


李鸿基在方以智那里又参观了一会儿才回去。此时天色已接近傍晚,李鸿基没有再去参观,而是直接回到了商洛的行宫所在。


商洛山是皇帝起家之地,这里不但有皇帝以前的住处,就是朝庭的其他重臣也有,朝庭搬出西安后,这里的住处就成了各人的别院,而李鸿基以前地住处更是成了皇帝的行宫,一直有专人照料,可以直接入住。


皇帝和随从的大臣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更是神采奕奕,一大早就首先到了宋应星的实验室参观,农为工之本,宋应星负责地便是蒸汽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如今已经有几种很适合灌溉用的抽水机问世,还有榨油机、纺织机等等正是宋应星研究的重点。


这些东西可以大大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尤其是抽水机更是农户旱涝保收的关键,宋应星在编写《天工开物》时,走遍了全国各地,对农户的各种需求了如指掌,用他来研究这些东西最为合适不过。


李鸿基看着这些东西,不停的点头,现在全国才一亿多人,以前却经常有人饿死,如今虽然全国都推广了旱地作物,饿死人的现象已经很少,但水稻、小麦毕竟才是主粮,有了这些东西谁又愿意每日啃着红薯、土豆,窝头度日。


光解决饿肚子当然不够,还要使农户手中能有余钱才些,可以想象以后的工业品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期,若是农户手中没有余钱来消化这些工业品,单靠城市阶层,恐怕工业发展不到数十年就会陷入经济危机中。


而抽水机、榨油机还有其他适合农家人使用的机器问世,才能使普通的农户手里有余钱消费,使农业也能在工业发展中受益。


宋应星兴致勃勃的和皇帝讲解这些机器的用途,尽管李鸿基只看一下外形,大概就能猜到功用,还是听得兴趣昂然,宋献策、高立功、刘芳亮、李万成、田见秀、高杰等人也努力消化着宋应星的这些知识。


他们虽然已经是大唐的高官,但多是农家出身,自然知道这些东西对农户的用处,也听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听孙元化,方以智等人介绍时枯燥无味的表情。


李鸿基用手摸着这些机器,听到宋应星差不多全部介绍完,才问道:“爱卿可否做出一种可以耕田的蒸汽机。”


宋应星茫然的道:“可以耕田?”


李鸿基点头:“是啊,以前缺少耕牛,一个壮劳力每年至多可以耕种三四亩地,还要累个半死,换了牛耕,一个壮丁每年可以耕种十余亩,比以前耕种三四亩还要轻松,可是你想想,如果蒸汽机能够耕田,那一个壮丁一年耕种数十亩地也不在话下,如果还有了能够收割的机器,播种的机器,一个劳力种上数百亩地也是轻松的很,到时粮食、布匹会多的仓库也放不下,全国都不会有人再挨饿,也不会有人再受冻。”


众人都被李鸿基描绘的情景呆住了,一个劳力可耕种数百亩地那是什么概念,宋应星也怔在哪里,他走南趟北,见怪了一般农民的穷苦,他这些年来编著了《天工开物》就是想把以前所有的生产技术都传给后人,使人们少走弯路,农民的生活条件能够更好些,蒸汽机出现后,他马上致力于农业上的推广,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可以做到如此地步。


宋应星跪了下来:“万岁金玉良玉,使臣茅塞顿开,臣一定在有生之年,要制造出可以耕田、播种、收割的机器,使农民从世世代代的劳苦中解脱出来。”


李鸿基忙将宋应得扶起:“爱卿不必如此,能将农户从田间劳动中解脱出来,永远也没有人饿死,也是朕的心愿,爱卿若能制造出来,朕还要代天下臣民感谢你。”


宋应星连道:“不敢,不敢。”


宋献策也回过神来,他的反应却和宋应星完全相反:“万岁不可,如果一个劳力能耕数百亩地不是福而是祸,请万岁下令万万不可研究此物。”


众人愕然的看着宋献策,李鸿基不解的问道:“此话何解?”


宋献策道:“天下之地有定数,如果一个劳力能耕数百亩地,那其他人又作何营生?到时必定天下大乱,臣肯请皇上下令,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准传出去,更不可命令研究此物。”


众人才知宋献策的想法,一时转不过弯来,怎么明明是有用的东西却成了害物,如果真是如此弄得天下大乱,那可就得不偿失。不由齐齐的望着李鸿基。


宋应星更是脸色大变,若皇帝也如此想,除了那些朝中重臣外,在场的其他人有可能都有性命之忧,照宋献策的说法,此物能够弄得天下大乱,最好的保密方法当然是灭口,一个帝王为了天下的安定,恐怕不会在乎多少人的死活。他急忙转动脑筋,却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宋献策,顿时面如死灰。


李鸿基哑然失笑,难道农民不种田就不能做其他营生吗,不过,这也难怪宋献策如此想,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更替都是围绕着土地打转,从均田一兼并再到均田一兼并,其间就是一个个王朝的灭亡与涎生。


所以历代王朝都是开始时多数人有耕地,政治也清明,到了中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整个朝庭便是憋病众生,虽然有作为的君主会努力改革,防止国家土地兼并的速度,便只是治标不治本,而这些改革损害了大多数地主官僚的利益,即使是治标,皇帝也不能坚持下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