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明文魁 > 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

  大明文魁

大伯大言不惭,立即遭来林高著的训斥:“你几斤几两,你爹我还不知道。就你那几个狐朋狗友的,能帮得上什么忙?”


“爹,教训的是,教训的是。”


“还不快带路。”


侯官县衙衙前街一茶寮内,一名腿脚利索的男子走到正在四方桌上喝茶的谢总甲道:“林家父子三人进城了,正凑着县衙来呢。”


谢总甲将茶碗放下问道:“是林高著,他家老大,老三?”


“老三没来,是个小孩。”


“我知道了。”谢总甲想起林延潮,轻轻哼一声,心底倒有几分不详的预感,于是向同桌一名蓄着八字胡的男子道:“葛状师,那林家大人我都不怕,就是一个在社学念书的孩童,不知从哪里看得几条朝廷律令,居然说得有点门道,这官司烦请帮我上上心。”


那葛状师斜瞅了一眼谢总甲一眼道:“一介孩童怕得什么,我葛某给知县老爷作刑名师爷时,他还未出生,在省城里五十两的状子也不配我动一下嘴,一百两的状子也别想我动一下笔,你五亩嫁妆地加在一起值个几两银子?”


谢总甲被这一番话说得满脸通红,他在乡里高高在上惯了,但到了省城连一个状师都不把他放在眼底。


不过对方地道的苏州口音,加上透出给知县当过幕宾的深厚背景,谢总甲也只敢在心底大骂,仍是低声下气地道:“还请葛状师看着黄书办的面子上,帮我这一次。”


“知道就好,我不是卖黄书办的面子,而是看在徐典使的份上,状子我已给你写了,凭着这状子官司就赢了七成,其余三成你随即应变吧。”葛状师开口道。


这也行?谢总甲心底大骂,但还是千恩万谢地掏出一两银子,放在桌上,葛状师将茶碗一端,竟是官场上端茶送客。


一个讼棍也敢在老子面前摆谱,谢总甲心底大骂,转身要走。


“慢着!难道还要我给你结了茶钱,乡下人真没见过世面!”


从西门行至县衙所在的官贤坊,费了小半个时辰。


待林延潮行至衙前街,街首立着一匾,抬起头上面写着八闽兼邑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据林延潮所知,这四个字,是与一坊之隔,与侯官共处一城的闽县县衙坊前,那写着‘十闽首邑’的牌坊打对台,以示不甘于其后,一争排名的决心。至于府台衙门前,则是不吹不黑立的是‘八闽首郡’的牌子。


县衙紧靠侯官县县学,坐北朝南,八字大门南面而开,正合有理没钱莫进来的规矩。


衙门前一条长街,就是衙门街。自古衙门街前好风景,这自不用多说。


眼下息讼期已过了两个月,按道理不是衙门告状高峰期的时候,但衙前街仍是人潮汹涌,县衙大门旁的旌善亭,申明亭,都是挤满了人,这样子都是来打官司的苦主和被告。


若是酸儒见了这一幕,难免要感叹,什么叫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孔子都说了,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儒家认为无讼是社会理想状态,讼告越少,越说明民风淳朴,百姓易治。治理地方的官员,也容易得到个政治清明的考评。


相反地方讼告多,则认为当地民风浇薄,换句话说,就是刁民太多。


从这点上看,闽地不是官员们喜欢呆的地方。地方志上,民贫者众,喜讼轻生;其俗俭啬,喜讼好巫这样的话比比皆是。


今日正是衙门的放告日,知县当堂坐衙,放告牌这才放出,民众们就涌到了牌前。


一人苦主纠起被告的衣领骂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若是不还今日就叫你大牢坐穿。”


还有人在推推搡搡,一个女子大哭着道:“相公,你相信我,我和张相公是清白的。”


“贱货,还敢狡辩。知道什么叫抓奸在床!”


林延潮正要听下去,却给大伯堵住了耳朵,一旁道:“小孩子不要污了耳朵。”


这个大伯,林延潮顿时无语了。


林延潮正是大开眼界,这时候却听到一旁有人冷笑一声。


谢总甲负手而立,而谢家老三跟在一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