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明文魁 > 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

  大明文魁

而其他的官员也是陆续上前敬酒。方才那些不愉快,那些讥讽早就不知到哪里去了。


林延潮荣升知府,他们必须要上来敬酒,你就算再不快也必须压下。


否则会被人见了,觉得你不视大体。


“之前下官冒昧了,府台大人不计小人。”


“府台,鹏程万里,我等望尘莫及,他日恳请提携一二。”


林延潮笑着应答。


春风得意,不过如此。


不知不觉喝了十几杯酒,林延潮已是醉了。


这一刻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兼济天下苍生,力挽大明国势都是虚的。


那是大道理只是大道理,实实在在的,唯有这一刻荣升的喜悦。


为官五年见过庙堂,如何如何之高,也见过江湖如何如何之远。


贬官至归德任同知,此中滋味,酸甜苦辣唯有自知。


现在林延潮仕途的谷底已是过去,正四品,绯袍大员了,一府正堂,治下三十万人的父母官。


前方风景已是在望。


为官五年,即已主政一方!自己不过二十五岁,仕途从知府而后,就只是一个开始。


任命之后,林延潮即返回了归德府。


来仪封时,暴雨倾盆,下个不停。


但离去时,却是雨过天晴。


因为付知远荣升,印信还在府衙,所以也不用勘核,交割印信。


林延潮直接坐着车驾,沿途与黄越又去了一趟贾鲁河,视察河清。


然后林延潮也未停留,待赶至府城时,已是一日又一夜。


次日林延潮,又将黄越叫到了马车上,二人拿着贾鲁河河图在马车上商议如何疏通之事。


点点画画,笔上勾勾点点,所谓荣升的喜悦,睡了一觉后,已是过去。


这时马车外有人禀告道:“府台大人,在前面的接官亭里,本府官员与百姓都在道旁迎候,贺喜府台大人荣升!”


林延潮看了黄越一眼。


黄越连忙道:“不是下官,是吴通判他们的派人先一步回府通风报信的。”


林延潮摆了摆手道:“算了。”


到了地头。


林延潮下了马车,但见道路两旁都是站满了人。


归德府的官员,还有从其他几个县赶来的顾知县等官员。


林延潮的幕僚孙承宗,丘明山以及一众门生。


还有本地宋家,沈家大族以及乡绅。


更多的则是穿着草鞋布衣的平头百姓,远远看去一下子望不到头,都是拥在道旁。


林延潮一下马车,人头攒动,人潮一浪一浪赶来。


老百姓纷纷道:“林青天来了!”


“林青天到了!”


“府台大人到了!”


看着如此多的百姓都来迎接自己,林延潮霎那之间,但觉得眼眶湿润,为官如此,夫复何求?


官员们,乡绅们一并在前面大声道:“恭贺司马荣升知府!”


“恭贺东翁(老师),荣升知府!”


“恭贺府台大人!”


见这一幕,不说林延潮,连吴通判,马通判,以及率人来迎接的何通判都是不由生出‘为官者当如是’的心情。


但见林延潮还是平复了情绪,走至道贺的官员,老百姓中。


道上人群在道旁左右分开,无数手都伸了出来,向林延潮招着。


陈济川,黄越,展明等随从都随着林延潮走入百姓中,见这百姓拥护爱戴的一幕,都不由举袖试泪。


林延潮在一面走,一面曲手向左右百姓作礼:“谢过诸位同僚!”


“谢过父老乡亲!”


走至一半一名老人走了出来,向林延潮道:“林青天。”


林延潮认得此人,是黄河边一村子的乡老,姓魏。


前年就是这个魏老汉带着自己的儿子,村子的乡亲,冲击粥厂,差一点被官兵抓了杀头。


是林延潮出面保下了这位老人及他的一家。


去年林延潮又下乡见了他一次,一眼就将这老人家认出来。


那时他与几个儿子,凭着‘以工代赈’下河工役,将原先抵押给地主的田都赎了回来。


林延潮见到他就道:“老人家,今年吃上饭了吗?”


魏老汉点点头道:“吃上了,都过了春荒,不仅过了春荒,还有余粮,今年大儿子还要娶媳妇呢。”


说着魏老汉拉着牛犊般强壮的大儿子道:“我们父子能活命多亏了林青天。眼下你升官了,咱们穷老百姓没什么拿出手的东西,只有几句吉利话!”


“林青天,青云直上,公侯万代!”


“林青天,青云直上,公侯万代!”


“林青天,青云直上,公侯万代!”


无数百姓都是如此言道。


声浪夹着黄河边上的大风,传得远远的。


林延潮笑道:“多谢老人家了。多谢归德的父老乡亲。”


“林青天,请为我们老百姓说几句话吧!”


林延潮点点头道:“好吧。”


放眼望去,但见道上挤满了老百姓,都是翘首听之。


林延潮演词不过例行之言,平平无奇,马通判等官员们本听得都熟悉,待后来辞锋突然一转。


“何为利?何为义?义利是否两立?


此本府所不以为然,本府窃以为为官之义在于百姓的利,切乎每个老幼妇孺,无论豪右闾左,尽当一视同仁。


故为官之义,即百姓之利,此利人利己。义利合一,即为事功。”


说到这里,林延潮看向在场官员,百姓问道。


义利合一难否?既难也,也易也,众说纷纭。为官为民,其道难乎?


在场官员百姓无一人交谈,受此气氛感染,众人都静听着林延潮之言。


林延潮目视左右道:“本官为官以来,欲明德于天下者,求事功之道。辞京陛见时,林某曾言,三年内,让归德大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林某为官一年又半载,大治否?未也,百姓温饱尚不及也。”


“尔今林某愧任知府,三年内归德是否大治,仍无把握。然而功成不必在我,不妨留待后人。一心为民,为政事功,则必不唐捐。”


听到这里,众官员百姓已是忍不住鼓起掌来。


“故为官为民,其道难乎?”


“不难矣。难只在林某空有事民之心,却一人不足以成事。故林某恳请本府的官员,百姓助一臂之力。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事必能成之也。”


“今日林某愧任知府,心底战战兢兢,自思无以报天恩,唯有一心酬百姓社稷。”


“三年之内,让归德大治!民得食,衣足暖!大河不以为害,大堤一御百年!归德百姓人人得以安居乐业!”


“今日之言,行之践之,林某请在场诸位,父老乡亲监督!”


说完林延潮向百姓们深深一鞠躬,官吏们但觉得呼吸凝重,无法言语。


“此万世之言,当浮一大白!”


孙承宗忍不住率先鼓起掌来,孙承宗以下门生们,无不为林延潮之言而激动。


这短短的话,怎不知有如何的效力,但就好比一把火,将每个人心底都点燃了。


温饱小康,是每一个百姓,每一个读书人,内心期盼的大同之世。


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河堤岸边,道路亭边,掌声如雷。


孙承宗,丘明山,黄越,吴通判,马通判,何通判,侯执蒲等等,无论官员百姓,林延潮的随从门生,都是一并用尽所有气力喝彩,簇拥向林延潮。


百姓们的呼声,响彻归德城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