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小说
菜鸟小说 > 大明文魁 > 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书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书匠

  大明文魁

宋应昌面容如冰雪初融,将圣旨交给林延潮后,一边搀扶一边恭敬地道:“大宗伯,地上凉,快请起吧!”


林延潮起身后,其余官员方才起身。


林延潮手捧圣旨交给了已闻声赶来的陈济川,然后回首望向堂内堂外,众官员们触之他的视线都是纷纷避开,然后垂下头去。


不仅他们,方才宣旨的宋应昌,以及费尧年,陆万垓此刻态度越发恭敬,垂首静气立在一旁。


圣旨宣过之后,满堂之上,因在新任礼部尚书的威严下,众人没有人敢说话。


同时众官员们也是心想林延潮而今晋位大九卿,与此之际当说出什么垂世之言呢?


也有人心想林延潮之前主动辞官,而今天子加封礼部尚书就着急着出山,是不是应该说些什么解释自白的话,来表现自己不是那么急切于功名呢?


但见林延潮出声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林某年少时常读此诗。而林某生逢盛世,蒙天子隆恩简拔于寒微之间,今日既惜哉稼轩先生,亦应幸甚得遇明君。自古隐士,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但纵然小草难堪造就,也怀松柏之志,此言即为林某心声。”


但见林延潮寥寥数语后,却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主动来到宋应昌面前。


宋应昌以为林延潮要对自己说什么,正要行官场之礼然后说些祝贺的话。


却见林延潮却主动伸过右手,然后握住宋应昌的手道:“多谢宋兄走这一趟。”


宋应昌一鄂,这是什么礼节,官场上不都是作揖,跪拜之礼吗?


怎么会有此握手为礼。


自己真是顾若寡闻从未听到过,但林延潮是礼部尚书,主管天下礼仪,此举必有什么深意。


但宋应昌回握道:“大宗伯,下官惭愧。”


林延潮笑了笑,然后伸手向费尧年,对方很机警,一见宋应昌如此,自己连忙主动伸出手。


“谢过费兄。”


“不敢当,今日来恭贺大宗伯,下官真是三生有幸。”


林延潮点点头,陆万垓已是主动上前:“恭喜大宗伯,贺喜大宗伯。”


林延潮微微笑道:“不敢当。”


自三人以后的官员照例当行跪拜之礼,但林延潮却一律免去。


众人发觉这握手礼的好处。


若是对揖,那么谁先谁后就有分别。但握手之礼却是没有先后之分。


而且流程简便多了,少了很多繁文缛节,不然一一下拜要到什么时候,下面的官员明白了林延潮的用意,一一上前相握相贺。到了一名官员上前时,对方面上有些不安。


林延潮不以为意伸手相握后,但觉对方手上有些湿。


林延潮一愕下已是会意此乃手汗,于是对他笑了笑以示不以为忤。


那官员满脸又是羞愧又是感激。


众官员也深觉得身为礼部正卿的林延潮平易近人,令人如沐春风。


一一见礼后,宋应昌道:“启禀大宗伯,巡院另接到朝廷公文,言国家有事急召大宗伯相商,请大宗伯接旨后,立即以驰驿进京,拜授礼部尚书之职,主持国是,参决政机!”


这显然是有十万火急的棘手之事,要林延潮相商啊。


这话宋应昌说来有几分难以启齿,要林延潮立即动身实在有几分强人所难,若得罪了大宗伯如何是好。


而林延潮却道:“此吾本分,义不容辞。”


宋应昌等官员闻言无不大喜。


这时候堂上堂下早就聚满了人,他们都是鳌峰书院的讲师与学生,闻声前来。


林延潮无法举步,因为众师生们是围之不去。他们知道林延潮赴京任礼部尚书时,有的学生已经泪目。


众目所视,林延潮面对师生们则道:“我受天子相召,不容不出。汝等于书院里安心于学业,不可荒废光阴。待朝堂上事了,我即回书院再为教书匠耳!”


听到这里,宋应昌等官员都是感叹。


这话说得实在……如此耳熟能祥。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出山时‘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的心情吧。


此话言中之意,二品礼部尚书虽位极人臣,荣耀之极,但这身份不是自己选的而是朝廷封的,若是可以我林延潮只愿为一介教书匠耳!


这少年中国说即为我之心声,吾以开启民智,教育少年为功。


想到这里,林延潮向众师生一揖。


“山长保重!”


堂上堂下师生齐身言道。


林延潮起身时眼眶已湿,大声道:“诸君保重!”


ps:兄弟们的留言我都看了,深知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


大家看书一目十行,却不知作者在两行之间停顿了多久。我资质平庸,能写文混口饭吃唯有用兢兢业业来维持,既把他当作爽文来写,也不敢完全当作爽文来写。


高潮部分,当过作者的都知这是最耗脑细胞的,但往往这样还吃力不讨好,不被人所理解,实在令人难受。用时兴话说不是我想拖更,完全是实力他根本就不允许啊。望大家能体谅小弟难处,最后下方双击投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nzjjt.com 菜鸟小说。手机版:https://m.cnzjj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